新时代民间信仰的发展状况和治理对策研究
开放之后的复兴更是让民间信仰成为很多民众的精神寄托。想要消除民间信仰当中所残留的封建迷信思想,或者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必须让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普法教育。要让信众们能够学会利用法律的权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到用祭拜神灵来解决问题。
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法、守法、讲法、用法。通过这样的宣传和引导,让村民能够有自主意识地去了解国家的法律政策,进而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更好地改善干群关系。
2、正确处理不同矛盾
在民间信仰比较兴盛的一些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尤其是涉及到宗族组织较为嚣张的一些农村,宗族组织所进行的破坏活动和一些普通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满闹事经常被混为一谈。宗族组织的破坏活动是属于对抗性的矛盾,需要查找原因,认真处理。对宗族组织里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应当重点进行争取工作,最好能够使其配合和协助政府做好群众工作。而普通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满闹事应当以教育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各级政府要对民间信仰进行有效合法的管理。对民间信仰的管理不同于其他领域,切忌简单化,又要反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少学者指出,某些地方政府发展“信仰经济”,为民间信仰健康发展带来困扰。同时,制定宗教政策多是针对五大宗教,这些政策如何协调民间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也需要研究、探讨。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对民间信仰进行调查研究,真正切中要害,摸清状况,制定真正符合民间信仰实际的合情合理的法规政策。让法治化真正地落实在民间信仰的生存和发展之上,才能让民间信仰的道路更加健康和完善。
总体来讲,我们要关注民间信仰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它在民众的精神领域的追求和社会群众的整合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多人把民间信仰比喻成我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10]那么在社会转型、时代快速发展的时期,它更应该成为我们认识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它的价值更是远远超过了研究本身。它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某些世界观、价值信仰和象征符号。我们对它的认识要有整体性,不能与中华文化大的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另外城市的发展,让乡土中国的很多农民离开了原来的土地,离开了熟人社会。很多人没有了寄托没有了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精神的流浪人,民间信仰也让他们找到了归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只有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到整体的格局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才能让民间信仰的环境和发展走向更加健康合理的状态,也才能在新时代做好对民间信仰的更好治理。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人民出版社,2018。
②资料来源:《湖南省民宗委解读〈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https://www.hunan.gov.cn/hnszf/xxgk/jd/bmjd/202210/t20221011_29051168.html。
③资料来源:《建庙建大佛?停!国家有新规定了赶紧看》,https://fo.ifeng.com/a/20160531/41616216_0.shtml。
参考文献
[1]张志刚:《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民俗研究》,2018(4):14-18+157页。
[2]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2):115-123页。
[3]林国平:《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07(1):5-15页。
[4]俞黎媛:《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 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以福建为考察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2):80-89页。
[5]常大惠:《新时期农村民间信仰管理》,《探索与争鸣》,2008(6):50-52页。
[6]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15(1):150-156页。
[7]廖和平、乔治:《农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及防治对策》,《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56-60页。
[8]乐国安、江国平:《封建迷信与社会稳定》,《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1):7页。
[9]买文兰:《当代中国宗族文化与乡村民主化建设》,《河南社会科学》,2002(6):34-35页。
[10]张善斌:《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2002(3):34-38页。
作者简介
张敬晨 中共清远市委党校行政与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社会学讲师
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法、守法、讲法、用法。通过这样的宣传和引导,让村民能够有自主意识地去了解国家的法律政策,进而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更好地改善干群关系。
2、正确处理不同矛盾
在民间信仰比较兴盛的一些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尤其是涉及到宗族组织较为嚣张的一些农村,宗族组织所进行的破坏活动和一些普通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满闹事经常被混为一谈。宗族组织的破坏活动是属于对抗性的矛盾,需要查找原因,认真处理。对宗族组织里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应当重点进行争取工作,最好能够使其配合和协助政府做好群众工作。而普通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满闹事应当以教育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各级政府要对民间信仰进行有效合法的管理。对民间信仰的管理不同于其他领域,切忌简单化,又要反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少学者指出,某些地方政府发展“信仰经济”,为民间信仰健康发展带来困扰。同时,制定宗教政策多是针对五大宗教,这些政策如何协调民间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也需要研究、探讨。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对民间信仰进行调查研究,真正切中要害,摸清状况,制定真正符合民间信仰实际的合情合理的法规政策。让法治化真正地落实在民间信仰的生存和发展之上,才能让民间信仰的道路更加健康和完善。
总体来讲,我们要关注民间信仰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它在民众的精神领域的追求和社会群众的整合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多人把民间信仰比喻成我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10]那么在社会转型、时代快速发展的时期,它更应该成为我们认识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它的价值更是远远超过了研究本身。它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某些世界观、价值信仰和象征符号。我们对它的认识要有整体性,不能与中华文化大的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另外城市的发展,让乡土中国的很多农民离开了原来的土地,离开了熟人社会。很多人没有了寄托没有了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精神的流浪人,民间信仰也让他们找到了归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只有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到整体的格局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才能让民间信仰的环境和发展走向更加健康合理的状态,也才能在新时代做好对民间信仰的更好治理。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人民出版社,2018。
②资料来源:《湖南省民宗委解读〈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https://www.hunan.gov.cn/hnszf/xxgk/jd/bmjd/202210/t20221011_29051168.html。
③资料来源:《建庙建大佛?停!国家有新规定了赶紧看》,https://fo.ifeng.com/a/20160531/41616216_0.shtml。
参考文献
[1]张志刚:《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民俗研究》,2018(4):14-18+157页。
[2]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2):115-123页。
[3]林国平:《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07(1):5-15页。
[4]俞黎媛:《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 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以福建为考察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2):80-89页。
[5]常大惠:《新时期农村民间信仰管理》,《探索与争鸣》,2008(6):50-52页。
[6]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15(1):150-156页。
[7]廖和平、乔治:《农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及防治对策》,《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56-60页。
[8]乐国安、江国平:《封建迷信与社会稳定》,《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1):7页。
[9]买文兰:《当代中国宗族文化与乡村民主化建设》,《河南社会科学》,2002(6):34-35页。
[10]张善斌:《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2002(3):34-38页。
作者简介
张敬晨 中共清远市委党校行政与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社会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