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传承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理解城市历史文脉的内涵和做好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建筑群且有独特历史风情的城市区域”。[6]198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报告的通知》明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应予以保护。”[7]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意蕴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中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区域,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意义重大。
(一)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力赓续中华文脉”的使命任务。历史文化街区记录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提供了研究历史建筑、街区、城市社会形态等的重要历史资料。它们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也是城市的魂与脉,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城市建设会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8]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有助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正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具体行动。
(二)教育意义、美学和社会情感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许多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场所,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街区内的文化景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巷等拥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的主要来源,有助于居民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经济商业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对外宣传、展示其独特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可以促进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难题
贵港建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设立岭南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据《贵县志》记载,秦桂林郡、南越郁州郡以及西汉郁林郡郡治均位于今贵港市老城区内。[9]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正位于老城区。
(一)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的通知》(桂政发〔2020〕24号),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被确定为第五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区域为贵港老城区核心地段,北至东风路北约80米,南至郁江,东至大新巷西约60米,西至和平路西约50米大南门城楼,总面积约为8.65公顷。[10]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统筹资金用于老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先后投入900多万元对贵港市大南门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600多万元对南江古码头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2020-2022年,统筹安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220.8万元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试点项目建筑,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认定、挂牌、测绘建档等工作。[11]2022年,编制完成《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贵港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等保护规划,并开展对水流
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理解城市历史文脉的内涵和做好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建筑群且有独特历史风情的城市区域”。[6]198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报告的通知》明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应予以保护。”[7]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意蕴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中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区域,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意义重大。
(一)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力赓续中华文脉”的使命任务。历史文化街区记录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提供了研究历史建筑、街区、城市社会形态等的重要历史资料。它们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也是城市的魂与脉,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城市建设会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8]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有助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正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具体行动。
(二)教育意义、美学和社会情感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许多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场所,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街区内的文化景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巷等拥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的主要来源,有助于居民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经济商业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对外宣传、展示其独特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可以促进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难题
贵港建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设立岭南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据《贵县志》记载,秦桂林郡、南越郁州郡以及西汉郁林郡郡治均位于今贵港市老城区内。[9]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正位于老城区。
(一)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的通知》(桂政发〔2020〕24号),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被确定为第五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区域为贵港老城区核心地段,北至东风路北约80米,南至郁江,东至大新巷西约60米,西至和平路西约50米大南门城楼,总面积约为8.65公顷。[10]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统筹资金用于老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先后投入900多万元对贵港市大南门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600多万元对南江古码头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2020-2022年,统筹安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220.8万元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试点项目建筑,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认定、挂牌、测绘建档等工作。[11]2022年,编制完成《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贵港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等保护规划,并开展对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