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帮扶机制 系统助力乡村振兴
![](/xxbzz/20250110/html/e96ed478dab8595a7dbda4cbcbee168f_img_56_516_235_259.png)
![](/xxbzz/20250110/html/e96ed478dab8595a7dbda4cbcbee168f_img_311_516_236_259.png)
6个帮扶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居多,人员流失严重。据统计,平均外出人员占到一半,常住人口基本都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老弱病残人员,且文化程度低。尤其是自然条件差的村,劳动力流失更加严重,如省兵工局帮扶的玉山岭村常住人口190人,仅占总人口1221人的15.6%;兵器三院帮扶的南庄村常住人口180人,只占总人口896人的20.1%。帮扶村党员人数少,基层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自我意识较强,全局观念不够,待遇低,责任大,出路少,农村发展空间小,人才留不住,后备力量极缺。
产业帮扶工作成效
按照“五个振兴”总要求,6家帮扶单位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务实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帮扶产业发展,为帮扶村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作出了贡献。
(一)发挥产业项目带动、明星村民示范作用,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大胆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帮扶村经济发展
省兵工局采取“党支部+产业项目+合作社+能人”模式,投资48万元建设粉条加工厂,并顺利投产运营,已累计生产销售粉条30余万斤,实现销售收入近300万元。兵器二院累计投入资金40万元,大力发展食用菌,以组织院内职工研发的“石家院子”香菇酱产品为依托,支持村合作社与留坝县食品加工厂家合作,产生经济效益60多万元。引信院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提出“壮大优势,长短互补,种养结合”发展思路,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向花椒种植基地投入10万元,按入股比例向20户脱贫监测户分红。
(二)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禀赋,大力实施以种植业带动的“造血”式精准帮扶,帮助脱贫群众建立自主生产和经营机制,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
省兵工局投资10万元发展山地苹果种植,既带动了村民增加收入又解决了群众家门口就业问题;同时投资和引进资金80多万元,打机井3口,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耕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兵器三院实施“南庄村十里绿色长廊”项目,规划种植紫花苜蓿5000亩以上,已完成种植面积2030亩,直接投入种植补贴49万元,为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益960万元。特能集团在高山苹果园项目投入资金63.8万,新建果园1200余亩,挂果后预计每亩净利润在1万元左右;建立以种植谷子、荞麦、高粱等为主的小杂粮高标准农田1000亩,打造千亩小杂粮种植基地;对200亩大棚樱桃园和花卉园进行升级改造。电子院落实帮扶资金30多万元,帮助大坪社区“梯坪木瓜园区”建设,村荒地复耕扩大黄姜种植面积500亩,推动食用菌试验示范项目,种养黄姜、黄精、木瓜、蚕桑等,逐步推进村农业产业发展。引信院投入10万元发展中药材白芨种植项目;针对帮扶村谋划羊肚菌示范种植产业,鼓励村集体大胆尝试和实践,对项目实施以后加大投入产业帮扶资金,制定了后续帮扶措施。兵器二院完成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打造梯田花海,种植向日葵及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