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文化:老榆林酒的营销法宝


老榆林酒厂成立至今已有33个年头。它曾席卷陕西及周边地区市场,这与老榆林酒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营销方式息息相关。
榆林城东有一座建于明代的金刚寺,金刚寺西侧是抗战时期邓宝珊将军的司令部旧址,名为“桃林山庄”;桃林山庄西侧,有一个占地五十亩的院子,名为“桃花园”,便是老榆林酒厂所在。
老榆林酒厂建于1992年,当时名为国营榆林酒厂,是由原砖瓦厂改制而来。据《榆林市志》记载,彼时榆林的定边、米脂、神木、绥德、子洲等县已有不少规模不一的酒厂。其中,靖边县酒厂的“芦河大曲”已斩获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神木县酒厂的“麟州牌”酒,远销内蒙古、山西、西安、兰州、银川、青海等地。据1988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榆林地区生产白酒3598吨,同时有市场调查数据显示,那些年榆林全区年消费白酒达8000多吨。
普惠酒与母亲泉
“我们榆林有优质高粱,有知名的桃花水,市场又这么大,为什么不办自己的酒厂,而把市场就这样拱手给了外地人?”老榆林酒厂的创始人李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