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7版
历史文化视阈下西凤酒的底蕴、技艺与传承
    树荫掩映下的老酒库

作。苏轼以“花开酒美盍不归,来看南山冷翠微”盛赞柳林酒,而此时的酿酒工艺也不断精细化,各地名酒辈出。元明时期,蒸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白酒度数得到大幅提升,口感更为浓烈醇厚,新型白酒品种高粱酒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主流。清代,白酒酿造工艺日臻成熟完善,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白酒流派和名酒体系,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四大老牌白酒的声誉远播四方。
  (二)一杯西凤酒,半部中华史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国白酒的重要发源地。西凤酒的产地宝鸡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肇始地,孕育了姜炎文化、周礼文化、先秦文化、关中文化等一系列中华民族主干文化,中国酒文化在这片沃土的滋润下早先绽放、开枝散叶。考古研究显示,早在七千多年前,宝鸡渭水之滨的北首岭先民就在宝鸡地区发展原始农业,开启了以粮酿酒的先河,考古出土的船形彩陶壶、鸟衔鱼纹彩陶壶等6000余件酒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制陶水平,也反映出北首岭先民对酒文化的重视,为凤香酒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深厚底蕴和肥沃土壤,也为中国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据可靠文献资料记载,“西凤酒”始于殷商,兴于秦汉、盛于隋唐、昌于宋明,发展于明清,鼎盛于当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周公庆捷、穆公投酒、秦皇加冕、天下大酺、韩信拜将、丝路飘香、金凤踏雪、苏轼咏酒、春宴思乡等以西凤酒为主要内涵的诸多典故。当然,最开始的名称不叫西凤酒,孙浩晖先生在《大秦帝国》中称其为“老秦酒”,“秦凤老酒,苦菜烈酒,秦人本色”。历史上的秦酒(西凤酒前身)虽各朝各代名称各异,但一脉相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凤酒始终在国人文化心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酒文化重要载体的西凤酒,始终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如影相随,三千年无断代传承逐渐形成了西凤酒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属性和酒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