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6版
基于百度指数分析中国公众对老龄化的关注:养老护理服务的启示
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转变以及2022年当时关于“长者服务时间银行”等志愿者活动和政策的推广有关[24]。当然这也符合中国人“未雨绸缪”的性格特征。对于自身发展和老年服务产业链建设,民间资本可以利用人口特点,提供更多的女性和低龄养老服务,提供老年咨询,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老龄化进程,同时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
  当然这项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主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但所研究对象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不足,特别是对于识字水平低、年事已高的老年人。虽然我们得到的数据结果与当前主流数据相符,但仍然不能完全反映整个老年人群的需求。其次,本研究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主要分析趋势,因此仍存在一定参考价值。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以了解情况的现实情况。
   结论
  研究表明,百度指数可以反映2017-2022年中国公众对老龄化相关领域的关注度。人们对智慧养老方式的关注正在增加。在地区关注度方面,华东地区以及北京和广东两个省市的关注度最高。女性对养老的关注更多,整体人群对养老的关注则以20-29岁和30-39岁的人群为主。我们建议推进因地制宜的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不断规范养老机构的执业质量,鼓励老年人增加社会参与,积极推广适老化智慧养老产品,监督养老行业多部门高质量融合发展,平衡城乡地区之间的社会支持和资源配置,以及为妇女和年轻群体提供养老咨询等服务。养老领域的从业者和政策指导者也可以利用百度指数来追踪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点,改善行业发展的短板,指导制定相应的举措,提升人们的福祉。
  参考文献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tps://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eqid=ee37f5030031ff4a00000002647324c9。
  [2]程明梅、杨华磊:《中国城镇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及养老服务需求预测》,《北京社会科学》,2024(3):114-128页。
  [3]程湘雯:《社区高龄老人社会衰弱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国际公关》,2024(3):136-138页。
  [4]朱文杰、杜玲莉:《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国际公关》,2023(22):79-81页。
  [5]朱文佩、林义:《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制度分析视角》,《西南金融》,2022(1):76-87页。
  [6]Yan Nan, Tieying Feng, Yuqun Hu, et al. Understandingaging policies in china: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olicydocuments, 1978-2019.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17(16):5956.
  [7]谢林岚:《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及其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24(4):102-105页。
  [8]张潇、蒋清文:《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8):100-101页。
  [9]赵香芹:《适老型智能设备支持下农村养老模式探究》,《农村实用技术》,2023(2):26-27页。
  [10]《关于修订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国农村卫生》,2024(5):1-5页。
  [11]《最新!202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排行榜》,https://zhuanlan.zhihu.com/p/456476314。
  [12]吴峥嵘:《我国养老机构可持续化运营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黑龙江科学》,2023(15):32-35页。
  [13]胡苏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上海案例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84-92页。
  [14]张盈华、孙光辉、禚悦:《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运行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49地的调研数据》,《社会保障研究》,2023(5):37-44页。
  [15]高蕾:《我国养老服务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http://www.gov.cn/xinwen/2021-12/30/content_5665663.htm。
  [16]《北京:养老机构虐老 责任人“行业禁入”》,http://www.gov.cn/xinwen/2022-01/14/content_5668182.htm。
  [17]《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19(10):14-18页。
  [18]《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国民政》,2024(4):47-49页。
  [19]陈蓉、王美凤:《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迁移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基于全国287个地级市的研究》,《人口学刊》,2018(3):71-81页。
  [20]鄢奋、李秋烟、潘娜:《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效应研究》,《经济纵横》,2023(12):103-112页。
  [21]周超、徐永利、王依明:《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式及其地区差异——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江苏建筑》,2019(S1):127-132页。
  [22]陈倩、余红艳:《浅析中外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汉字文化》,2023(19):181-183页。
  [23]支梦佳、季佳林、胡琳琳:《1389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2021(4):50-56页。
  [24]邰思聪:《“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将落地北京》,《新华每日电讯》,2022-01-20(10)。
  作者简介
  周丽娟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医养结合、养老及老年护理
  丛慧原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医养结合、养老及老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