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0版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依据及路径
    “残疾人之家”内的社工游戏

疾人之家”沟通时,初期对残疾人就业持开放态度,表示愿意给予机会,但真正到实践阶段,他们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原因在于,一方面,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企业担心如果残疾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会增加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残疾人在工作中可能需要设备辅助或特殊关照,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因此,企业往往不愿意与“残疾人之家”等机构合作,这也说明了市场主体没有充分支持“残疾人之家”的运营工作,社会对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帮扶不够,相应的社会责任还没有落实。
  共同富裕视域下促进“残疾人之家”持续发展的建议
  为了解决“残疾人之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残疾人之家”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 经营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建设标准
  在政府层面,需要提高“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和运营标准。政府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残疾人之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和扶持政策。尤其是需要加大对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每一个“残疾人之家”都能达到“七有七服务”的建设标准。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残疾人之家”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对“残疾人之家”的运营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残疾人的真实需求,确保其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为残疾人群众提供更好、更精的服务。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等与“残疾人之家”开展合作,为“残疾人之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关心与支持。
  (二)服务内容方面:积累管理经验,探索服务方式
  残疾群众作为特殊群体,机构的管理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耐心来“管理”他们。这也就使得机构的管理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久久为功”,在平常的工作中重视与残疾群众的交流,真正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在服务过程中,“残疾人之家”需要通过合适的形式让残疾人群体认识到政府为他们提供公益性培训服务、残疾人专项招聘会是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当享受的权利,帮助他们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必须要自立自强,要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履行自身的义务,要将融入社会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在接受“残疾人之家”的辅助性就业服务之后,残疾群众可以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残疾人之家”也要自觉履行义务,向残疾人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开展志愿性活动或就业培训时,既要考虑到本机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这六类残疾群体之间共性的需求,也要考虑群体中的个性化需求,设计残疾人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活动和项目。
  (三)社会影响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扩大社会参与
  “残疾人之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需要在社会层面加强有关“残疾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