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2版
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调查现状及优化措施
文/陈皓 王星
◎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AKXY2023037)
  本文旨在探讨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走访,社区个案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安康市社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社区缺乏适儿化的社区基础设施,儿童参与社区决策的途径有限,家庭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足。为此,应该加快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推行并完善儿童议事会制度,提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政府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不仅能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还能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注入活力。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便利和健康的生活空间,进一步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
  根据安康市政府发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末,安康市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45.72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比为18.52%。这一比例表明安康市儿童人口在全市人口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安康市政府发布了《安康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该规划明确了未来十年内安康市在儿童教育、卫生、福利、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与措施,特别强调了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作为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探索优化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关概念
  (一)儿童中心论
  由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指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健康的发展和成长是社会平稳发展的理想所在。”[2]首先,他强调个体获得的经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个体在社会的实践当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被称为经验,在积累经验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