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4版
安康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调查现状及优化措施
    图1儿童室外活动设施

娱乐设施不足,目前多数社区的公共设施为较早的健身器材,不适宜儿童使用。除此以外,社区非盈利性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存在一定的缺口。在老旧社区的改造过程中,只考虑适老化改造,对儿童的关注不够。
  (二)儿童友好型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情况
  根据安康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监测报告,2024年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29亿元,增长9.5%,经济发展水平稳中有进,在财政卫生、教育、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稳步增加,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以安康市两个不同行政区的社区为例。X社区位于安康市高新区,于2018年建设完成,社区内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社区成员以儿童和老年人居多,现有户籍人口8万余人。近年来,X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儿童活动场地也在逐步增加。其中,新建的博园幸福城小区绿化率高达40%,社区内建有室外游戏场地(图1)、室内的社区服务站、阶梯式阅读区、开架书吧、儿童活动室、学生自习室,社区书屋提供了丰富的儿童读物。但是X社区内的其他小区在儿童活动场地上的布置相对较少,例如现代城小区内绿化率为36%,社区仅建有阅读吧、小组活动室、家长学校以及日间照料中心,缺少较为安全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并且阅读吧内可供儿童阅读的书目种类较少。
  Y社区地处安康市汉滨区,成立于2000年,是安康经济、文化艺术、网络信息中心,辖区内有小学、中学、大学、特教学校,社区成员以儿童和妇女居多。对Y社区实地调研发现,Y社区作为汉滨区较早建设的社区之一,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缺少适宜儿童开展户外活动的场所,开展儿童活动多数是在社区的小组活动室,但小组活动室场地有限,较少开展大型的儿童活动。
  总体来看,安康市目前在社区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社区环境建设应关注儿童的实际情况以及成长需要,完善社区适儿化基础设施,进一步营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