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1版
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成渝地区上岸渔民生计转型问题研究
    长江禁渔执法行动

于收入,若照此发展,这部分渔民可能会成为新的致贫群体。
  (四)社保缴纳层次较低,知晓率有待提升
  一是大部分渔民社保缴纳层次较低,类型单一。据问卷显示,53.6%的渔民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5.6%的渔民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但绝大多以政府要求的最低额度购买,而购买商业保险的渔民几乎为零;少数渔民已经在领取居民养老保险,但由于前期缴纳养老保险的水平较低,因此每月仅领取100余元。
  二是少部分渔民对自己的社保情况了解不足。据访谈和社保档案查询得知,针对所有上岸渔民,基层政府均按照国家要求落实了相关社保政策。然而由于渔民年纪较大出现记忆问题,或受基层工作人员宣传不到位等影响,导致少部分渔民对自身的社保情况不甚了解。据问卷显示,29.4%的渔民不清楚自己的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待遇领取条件、资格认证等相关信息,24.1%的渔民不清楚自己的医疗保险的缴费档次、待遇领取条件、资格认证等相关信息。
  推动成渝地区上岸渔民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长江十年禁渔,“禁”(渔)只是开始,“稳”(渔民)是过程,“富”(渔民)是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最终要达到的景象。渔民作为一个自农业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的职业,在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后,导致该渔民这一存续千年的职业的“消失”,进而会导致长江沿岸与渔民、渔业等诸多密切相关群体和产业发生变化,将会在长江流域掀起一场影响深远的全面社会经济转型。因此,对十年禁渔下的渔民生计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有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