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4版
新就业形态下农村流动人口的婚恋观
  一方面,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沟通途径,使双方更容易结识异性并拓展交友圈。借助各类社交软件,人们可以迅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扩大人际交往圈[10]。这使得他们更有可能寻找到志趣相投的伴侣,甚至发展成恋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在线交友,从而影响他们的婚恋观念。另一方面,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容易导致人们产生不信任感。如网约车司机王哥表示,在网络上认识的女生初次见面就让自己给她买金银首饰,从而使他对网恋产生了不信任。同时,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让一些人对婚姻生活产生过度的担忧。关于婚姻生活的负面报道和网络段子,使得部分年轻人对婚姻产生恐慌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婚恋行为。
  (三)过往情感烙印:对流动人口婚恋观的塑造与反思
  经过调研分析发现,那些恋爱过程顺利、与伴侣关系和谐的人,对婚姻更加坚定,充满期待与向往。例如,新媒体营销从业者小李,她的男友是她的人生初恋,从大学时代恋爱至今。她对婚姻抱有热切的向往,并有近期结婚的打算。而在过去的恋爱经历中遭遇困境的人,则对恋爱和婚姻持更为谨慎的态度。如从事新媒体营销的孙哥,今年30岁,未婚。据他讲述,曾经有过一段即将步入婚姻的感情,却因性格不合而分手。自此之后,他对恋爱和结婚的打算变得更为保守。
  “在网络有过那个交友群,去参加过,还被骗了几千块钱,感觉就没意思,就退出了。那里面的群主平时会安排大型的男男女女聚会,女的她是免费,男的是交100块钱。进去里面就是认识,认识以后不是有个女孩子主动搭线什么的。你叫她出去就是逛街就是买,还要我买黄金啊,买戒指,买项链。刚认识买这些有点不合适,所以我就没搭理了。”(王哥,32岁,男,网约车司机)
  “他是我的初恋,22岁那年我刚毕业,跟他就是在第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认识的。我对象是比较稳定的性格。我们就是近几年我们感情都挺好的,一直都有结婚的打算。”(小李,24岁,女,新媒体营销)
  “之前谈了一段快结婚了,女方家里都要给我买房子了,但后面还是没继续谈下去,她性格比较犟,我性格也比较犟,老是吵架。然后我就不想谈了,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孙哥,30岁,男,新媒体营销)
  “我觉得如果我可以25岁结婚的话,我希望我能27、28的时候,再生小孩。就是两个人,有稳定工作了,感情都比较稳定了,然后心理状态也成熟了,之后再考虑生小孩的事情。”(小李,24岁,女,新媒体营销)

  过去的恋爱经历可能对流动人口的婚恋观念产生影响。如果受访者的初恋感情美满,他们或许会对婚姻抱有更多信心与期望,认为婚姻是两人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美好选择,并愿意与对方组建家庭。反之,如果受访者曾与品行不端、三观不正的人交往并最终分手,他们会更加重视未来伴侣的人品与道德品质。在寻找新的恋爱关系时,他们会变得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尝试。同时也会对恋爱和婚姻期待值有所降低。
  (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流动人口的生育考量与理性选择
  调研显示,从事新型就业形态的流动人口在谈及生育问题时,普遍存在更多的担忧。他们大多认为,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才会考虑生育问题。例如,网络主播小张表示,结婚后的生育决策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另一半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