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海南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标准。这套标准应涵盖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酒店住宿、餐饮服务到景区管理、在线预订等,都应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旅游企业和消费者树立标准化意识,共同维护智慧旅游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信誉。
(二)孵化多元智慧旅游产品,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海南应积极培育并丰富智慧旅游产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等前沿技术,结合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及智能感知等创新设备,为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等[ 3]赋予全新的生命力。 游客在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智慧旅游体验空间中,可以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或身临其境地探索自然风光的奇妙,丰富游客的感官享受。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电子竞技、动漫游戏等线上数字内容与线下旅游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电竞比赛、互动游戏体验等活动,将传统旅游元素与新兴数字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互动娱乐性又富含文化底蕴的旅游新体验。在智慧旅游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数字文创等智慧旅游产品的“出海”战略,利用国际展会、在线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向世界展示其智慧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成果,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体验其独特的智慧旅游魅力。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施精准营销策略
为实现精准营销策略,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定制化设计营销方案,确保每一份推广都能精准送达目标客群。无论是通过APP推送的商家信息互动,还是游客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旅游体验,都能作为宝贵的数据源,促[ 4 ]进旅游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口碑积累。 在宣传策略上,强调专业团队的重要性,通过公开招标汇聚顶尖宣传策划力量,为海南省智慧旅游制定全方位、创新性的宣传方案。利用现代影视制作技术,结合剧情设计、高质量拍摄与后期剪辑,打造引人入胜的宣传内容,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的广泛传播,吸引并留住网粉的注意力,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景区魅力。同时,积极开拓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营销渠道,构建官方智能营销平台,整合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
(四)融合信息技术与旅游教育,培养复合型智慧旅游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精准施策,为智慧旅游领域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5]针对智慧旅游中的技术难题,如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技术等,高等院校应设置专门的课程模块,如智慧旅游技术基础、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引入行业内的顶尖专家作为兼职教授或导师,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动态,激发创新潜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国际紧密合作。高等院校应面向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实施双边或多边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通过互派学生、教师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旅游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应用,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为智慧旅游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5):28-46页。
[2]于漪、李桥兴:《智慧旅游发展的应用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以荔波“小七孔”智慧景区为个案》,《贵州社会科学》,2023(7):137-143页。
[3]朱蓓琳:《“数字人文+”智慧文旅应用产品的功能展望》,《图书情报工作》,2021(24):35-43页。
[4]邬江:《数字化视域下文旅融合推动智慧旅游创新研究》,《经济问题》,2022(5):75-81页。
[5]刘治彦:《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6):92-97页。
作者简介
陈雅婷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二)孵化多元智慧旅游产品,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海南应积极培育并丰富智慧旅游产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等前沿技术,结合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及智能感知等创新设备,为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等[ 3]赋予全新的生命力。 游客在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智慧旅游体验空间中,可以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或身临其境地探索自然风光的奇妙,丰富游客的感官享受。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电子竞技、动漫游戏等线上数字内容与线下旅游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电竞比赛、互动游戏体验等活动,将传统旅游元素与新兴数字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互动娱乐性又富含文化底蕴的旅游新体验。在智慧旅游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数字文创等智慧旅游产品的“出海”战略,利用国际展会、在线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向世界展示其智慧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成果,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体验其独特的智慧旅游魅力。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施精准营销策略
为实现精准营销策略,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定制化设计营销方案,确保每一份推广都能精准送达目标客群。无论是通过APP推送的商家信息互动,还是游客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旅游体验,都能作为宝贵的数据源,促[ 4 ]进旅游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口碑积累。 在宣传策略上,强调专业团队的重要性,通过公开招标汇聚顶尖宣传策划力量,为海南省智慧旅游制定全方位、创新性的宣传方案。利用现代影视制作技术,结合剧情设计、高质量拍摄与后期剪辑,打造引人入胜的宣传内容,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的广泛传播,吸引并留住网粉的注意力,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景区魅力。同时,积极开拓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营销渠道,构建官方智能营销平台,整合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
(四)融合信息技术与旅游教育,培养复合型智慧旅游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精准施策,为智慧旅游领域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5]针对智慧旅游中的技术难题,如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技术等,高等院校应设置专门的课程模块,如智慧旅游技术基础、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引入行业内的顶尖专家作为兼职教授或导师,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动态,激发创新潜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国际紧密合作。高等院校应面向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实施双边或多边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通过互派学生、教师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旅游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应用,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为智慧旅游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5):28-46页。
[2]于漪、李桥兴:《智慧旅游发展的应用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以荔波“小七孔”智慧景区为个案》,《贵州社会科学》,2023(7):137-143页。
[3]朱蓓琳:《“数字人文+”智慧文旅应用产品的功能展望》,《图书情报工作》,2021(24):35-43页。
[4]邬江:《数字化视域下文旅融合推动智慧旅游创新研究》,《经济问题》,2022(5):75-81页。
[5]刘治彦:《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6):92-97页。
作者简介
陈雅婷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