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校长的群体特征、成长路径及政策建议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多维视角下的陕西省属高校校长群体特征与成长轨迹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GH21Y0107)
校长是大学行政事务的最高领导者,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高阶理论认为,能够从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预测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本文基于陕西高校校长数据库,对陕西高校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得出以下群体特征:人口统计学方面,陕西高校校长大部分为陕西汉族男性,平均年龄为57.2岁;教育背景方面,陕西高校校长大部分为理工类院校毕业,且校长的最高学历分布结构与院校层次有明显的关联性;职业背景方面,校长选拔多“近亲繁殖”,大多校长只有教育领域的工作经历,且校长任期较短。在成长路径方面,校长职务的任职年龄普遍大于45岁,大多数校长的博士学位是在由副处向正处晋升的过程中取得的。基于此,拓宽陕西高校校长人才引进渠道,提升校长群体的人文素养,拓宽校长群体的国际视野,适当延长校长任期是当前加强陕西高校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
高校校长是高校行政管理、决策执行系统的首要责任人,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运行与发展。历史上不乏优秀校长引领高校变革发展的实例,一个坚定的领导者和抱有情怀的教育者总是能在高校的校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将这独有的精神融入高校的成长轨迹。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带领北大勇敢创建现代大学[1],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现代。战时特殊情况下,蒋梦麟校长毅然决然坚守三校联合支撑后方办学[2],避免了联大拆分的危机。梅贻琦,张伯苓校长也主动谦让,探索出以常委会临时体制缓解三校初并时的矛盾。[3]耶鲁大学的著名校长理查德·莱文,任期20年间审时度势、矢志改革[4],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使耶鲁大学融入时代又引领社会发展。大学校长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是研究大学校长群体的基础性工作[5],关于当下高校校长群体结构现状和成长轨迹的研究对改进和优化国家校长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阶理论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与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有重要相
校长是大学行政事务的最高领导者,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高阶理论认为,能够从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预测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本文基于陕西高校校长数据库,对陕西高校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得出以下群体特征:人口统计学方面,陕西高校校长大部分为陕西汉族男性,平均年龄为57.2岁;教育背景方面,陕西高校校长大部分为理工类院校毕业,且校长的最高学历分布结构与院校层次有明显的关联性;职业背景方面,校长选拔多“近亲繁殖”,大多校长只有教育领域的工作经历,且校长任期较短。在成长路径方面,校长职务的任职年龄普遍大于45岁,大多数校长的博士学位是在由副处向正处晋升的过程中取得的。基于此,拓宽陕西高校校长人才引进渠道,提升校长群体的人文素养,拓宽校长群体的国际视野,适当延长校长任期是当前加强陕西高校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
高校校长是高校行政管理、决策执行系统的首要责任人,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运行与发展。历史上不乏优秀校长引领高校变革发展的实例,一个坚定的领导者和抱有情怀的教育者总是能在高校的校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将这独有的精神融入高校的成长轨迹。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带领北大勇敢创建现代大学[1],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现代。战时特殊情况下,蒋梦麟校长毅然决然坚守三校联合支撑后方办学[2],避免了联大拆分的危机。梅贻琦,张伯苓校长也主动谦让,探索出以常委会临时体制缓解三校初并时的矛盾。[3]耶鲁大学的著名校长理查德·莱文,任期20年间审时度势、矢志改革[4],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使耶鲁大学融入时代又引领社会发展。大学校长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是研究大学校长群体的基础性工作[5],关于当下高校校长群体结构现状和成长轨迹的研究对改进和优化国家校长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阶理论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与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有重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