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22版
打造新型教师队伍应在“四种能力”上下功夫
学课题设计训练,随机互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最终达到人人会设计教学过程、人人会解剖教学难点、人人能拿出教学对策、人人能高质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的目的。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指向。课堂教学的价值指向,实际上是一种指向性的教学目标(Targeted teaching objectives)。一堂课怎么算有效果? 这里面的标准是什么呢?在有限的一节课上,老师和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难能可贵的。做有价值的事才是有效的,价值越大效益越大。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怎样开展教学评价,都离不开前期的踏踏实实的研究、分析教学思路和教学对象。教师在掌握教学对象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即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科知识基础,研究“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通过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准确理解和把握大纲要求,运用形象规范的行为语言”等内容,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要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素材和信息,并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包括学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立足教材、教学资料、社会文化等,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融入教师自身长期教学实践的研究积累,为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进行服务。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智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精心的提炼,使学生通过学习,充分理解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的观点,并能与所用的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筑牢基础性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理解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深入的案例剖析,引导学生有更深层次更贴近现实需求的思考和探究。要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教学难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建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设置学习目标、任务和教学脉络使学生明晰应掌握的重点和要突破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甩包袱,让学生在困惑中去讨论、辨析,营造老师和学生思维交互活动氛围,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布置课堂训练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检测学习成效,并据此进行再次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差异性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创新能力增强上下功夫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时代的发展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桎梏,寻找新的思路,就需要用创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品格和创造能力。教学创新是推动教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目标,是推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符合教学规律的新理论的能力和举措。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效,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进步意义。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发展更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于其他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变。大学生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稳定的知识结构、观念态度、价值倾向,因此,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自由、开放的氛围。如自主学习的方法,独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