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辐射效应提升策略研究

◎202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项研究课题“秦创原创新平台发展下西安经济辐射效应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QN13)
秦创原“第一个三年”实现了由“势”转“能”的发展成效,但还存在总窗口资源统筹能力、先行区和示范区发展不足,科技创新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不足,秦创原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在秦创原发展“第二个三年”的关键阶段,建议从协调“一总多区多平台”格局,不断建强秦创原“辐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持续放大秦创原“辐射力”;打响陕西招牌,扩大秦创原“辐射面”三方面共同发力提升秦创原辐射效应,为创新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增注“秦创原”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陕西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双循环”“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重地,拥有100多所高校,其中“211工程”院校8所、“985工程”院校3所,以及1500多家科研院所,学科门类齐全,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同时,陕西工业基础扎实,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具有很好的科技创新根基。但是,存在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小、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科技转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扭转这一困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从“科教大省”到“科技强省”的跨越发展,“秦创原”应运而生。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创新驱动方面迈出更大步伐。”[1]这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度重视和发展陕西最大的“孵化器”——秦创原,紧紧围绕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构建“科技-产业-人才-金融”高水平协同科创生态,为创新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
秦创实践成效
2021年至2023年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第一个三年,已实现了由“势”转“能”的发展成效。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坚持从创新政策制度入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制定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总窗口政策包,出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高新区发展、产业链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