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振兴发展报告:成效、挑战与展望
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医疗领域,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利用5G技术实现专家与农村患者的远程会诊,提高医疗诊断准确性。建立农村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如根据居民健康数据推送健康饮食、运动建议,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是加快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创新农村文化服务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农村文化资源数据库,将农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展示,建设村史馆,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中,如开发以乡村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基于创新驱动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一是加快生态技术创新应用。在生态农业方面,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利用害虫天敌、生物农药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用土壤改良微生物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运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如高温热解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是加快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生态保护。通过购买生态服务的方式,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经济补偿,如企业出资购买森林碳汇,补偿森林养护者,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生态保护的精准化和科学化。
三是推动生态旅游创新开发。创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广西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研学旅行、生态康养度假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开发生态观光、森林康养、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溯源管理,游客可通过手机查询旅游行程中的食宿、景点等信息,提高游客对生态旅游产品的信任度,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四是推动有机农业创新发展。加大对有机农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建立有机农业产业联盟,整合资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有机农产品直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如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将有机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推动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龚文颖、陈贻泽、钟小启、罗昌亮:《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西日报》,2025-01-14(01)。
[2]《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http://fgw.gxzf.gov.cn/zfxxgkzl/fdzdgknr/ghjh/ndgz/t19561043.shtml。
[3]林馨:《2024年广西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预计超750亿元》,http://www.liuzhou.gov.cn/sjzt/zxzt/zwzt/dlfzsfjj/lsfcyfz/202501/t20250110_3576418.shtml。
[4]孙洪、黎子聪:《“八新双增”赋能梧州六堡茶产业加速升级发展》,https://www.ctma.com.cn/hangyeyaowen/80037.html。
[5]童政:《广西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经济日报》,2024-12-12。
[6]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风险分级破解“三不”难题》,《中国乡村振兴》,2024(23)。
[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守底线 增动力 促发展——广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日报》,2024-12-06(4)。
作者简介
覃 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
四是加快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创新农村文化服务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农村文化资源数据库,将农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展示,建设村史馆,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中,如开发以乡村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基于创新驱动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一是加快生态技术创新应用。在生态农业方面,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利用害虫天敌、生物农药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用土壤改良微生物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运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如高温热解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是加快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生态保护。通过购买生态服务的方式,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经济补偿,如企业出资购买森林碳汇,补偿森林养护者,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生态保护的精准化和科学化。
三是推动生态旅游创新开发。创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广西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研学旅行、生态康养度假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开发生态观光、森林康养、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溯源管理,游客可通过手机查询旅游行程中的食宿、景点等信息,提高游客对生态旅游产品的信任度,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四是推动有机农业创新发展。加大对有机农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建立有机农业产业联盟,整合资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有机农产品直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如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将有机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推动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龚文颖、陈贻泽、钟小启、罗昌亮:《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西日报》,2025-01-14(01)。
[2]《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http://fgw.gxzf.gov.cn/zfxxgkzl/fdzdgknr/ghjh/ndgz/t19561043.shtml。
[3]林馨:《2024年广西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预计超750亿元》,http://www.liuzhou.gov.cn/sjzt/zxzt/zwzt/dlfzsfjj/lsfcyfz/202501/t20250110_3576418.shtml。
[4]孙洪、黎子聪:《“八新双增”赋能梧州六堡茶产业加速升级发展》,https://www.ctma.com.cn/hangyeyaowen/80037.html。
[5]童政:《广西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经济日报》,2024-12-12。
[6]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风险分级破解“三不”难题》,《中国乡村振兴》,2024(23)。
[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守底线 增动力 促发展——广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日报》,2024-12-06(4)。
作者简介
覃 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