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2版
四川乡村振兴现状、困境与发展路径:基于要素流动与生态韧性的新视角
督”、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等制度,推动形成民事自主协商、自主办理、自主监督的治理链条。搭建适配当前乡村人员特征的议事协商体系,通过简化议事程序、开发可视化表决工具等方式降低参与门槛,建立“上门协商”“田间地头协商”等新型协商模式,同步建立积分奖励、典型表彰等激励机制增强其持续参与动力。依托乡村利益共同体构建和规章制度保障等形式,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等角色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形成制度规范与人文引导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
  加强组织流程监管,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理顺村“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边界,大力推动“政经分离”,通过制定权责清单明确双方在土地流转、项目运营、收益分配中的角色定位[26]。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人才振兴计划,选派具备市场意识的能人作为集体经济发展负责人,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等培训方式,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或整合政校企多方资源重点培养懂市场、会管理、善风控的专业团队,破解农村集体经济“能人荒”难题。
  引入数字化赋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渠道网络。打造集数字党建、综合治理、惠民服务等模块于一体的智慧村务系统,在实现政策信息精准推送的同时将民众的需求意见及时反馈给乡镇管理部门。激活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引导村民根据共同利益或文化习俗培育纠纷调解、丧葬嫁娶等多样化群众组织,降低村务决策参与门槛,拓展村民对外表述渠道,强化村民诉求表达欲望。组建专业乡风调解队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对矛盾源头及时实施干预和柔性调和。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农村处处长刘志东解读2024年全省农业数据》,http://tjj.sc.gov.cn/scstjj/c112118/2025/1/21/5cf97f71469c4f6c838dfeabbba59908.shtm。
  [2]王云、李春华:《四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考》,《中国茶叶加工》,2016(3):33-38页。
  [3]戴奇彤:《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茶旅融合发展模式与提升路径》,《福建茶叶》,2025(1):73-75页。
  [4]钟丽芳、 袁利群:《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投资与合作》, 2024(12):88-90页。
  [5]寇敏芳:《 四川已建成中西部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5/82529731.html。
  [6]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四川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四川日报》,2025-02-08(06)。
  [7]王眉灵:《四川开启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2025年拟建4000公里通组路、2000公里产业路》,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12/82873056.html。
  [8]《智慧农业发展开启加速度》,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4/12/17/35bc06d2220c4ac9bbf21cf3b5a68c1a.shtml。
  [9]徐浩煊:《进击吧!2024丨四川林草产业总产值已超5200亿元!2024年计划这样干》,http://scdfz.sc.gov.cn/gzdt/zyhy/content_136882。
  [10]《我省统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26/2025/2/14/82b359332a344fbca43e5f4fbcb55c20.shtml。
  [11]周重:《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出路》,《新西部》,2024(10):118-121页。
  [12]阚莹莹:《提升农业机械化 四川的破与立》,《四川日报》,2023-07-05(08)。
  [13]袁宇君:《我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69%》,《四川农村日报》,2024-12-04(02)。
  [14]魏后凯、崔凯:《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建设基础与推进策略》,《改革》,2022(12):1-11页。
  [15]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2023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川日报》,2024-03-14(07)。
  [16]郑小明、朱黎、邱钰烽:《四川乡村振兴的现状、挑战与对策》,《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4(3):1-9页。
  [17]王留鑫、赵一夫:《基于城乡融合视角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宁夏社会科学》,2022(1):97-102页。
  [18]杨帆、蒋尧、曾维忠:《川西北高原牧区生态振兴的问题、路径与对策》,https://www.cssn.cn/glx/glx_llsy/202302/t20230215_5588308.shtml。
  [19]白凌婷、徐嘉辉、谢小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不足与对策》,《农业经济》,2023(8):34-37页。
  [20]张心仪、杨建科:《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困境、成因及纾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1-9页。
  [21]四川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25期:关于推进四川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对策建议》,http://www.chinawestagr.com/zwgk/showcontent.asp?id=52951。
  [22]左正龙:《绿色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机制、困境、路径》,《学术交流》,2021(9):83-95页。
  [23]梁玉雨、付洪涛:《区域范围内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农业产业化》,2024(12):16-19页。
  [24]毛世平、张琛:《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农业经济问题》,2024(4):36-46页。
  [25]李馥君、杜彬:《乡村产业振兴中头雁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头雁项目”为例》,《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2):1-3页。
  [26]孔祥智、高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理论探索》,2017(1):116-122页。
  作者简介
  柴剑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王 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李沅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