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5版
甘肃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平凉市崆峒区建好红色村庄,激活乡村振兴密码。

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全面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采取了积分制、接诉即办、清单制等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有力推动农村风气持续向好。目前,红白理事会在全省的覆盖率已高达96.7%,成为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力量。其中,6个镇和60个村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2]
  四是增强法治保障,丰富文化生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甘肃省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集中整治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强有力的措施,对各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在整治过程中,累计排查出各类问题7799个,通过不懈努力,整改完成率高达98.3%。同时,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健全完善了301项制度机制,扎紧了制度的笼子,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多维度丰富乡村文化体育活动。武山旋鼓、南梁说唱、洮河绿石砚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艺术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成为展示甘肃乡村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凝聚了强大合力。
  高质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最终完成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各项任务,依然需要重视并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依然面临一定程度的返贫压力,低收入群体帮扶机制仍需不断完善。尽管甘肃省已建立“一键报贫”等动态监测机制,并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但部分脱贫地区产业基础仍较薄弱,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仍需深化。特别是甘肃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需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并优化监测帮扶大数据系统,反映出未来的返贫风险仍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