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6版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思考
文/张岩 刘胜强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所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推进城乡融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县域为发展重点。新疆作为农业大区,在实践中始终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快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乡要素流动趋向合理,乡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新疆仍然面临农民持续增收任务重、要素双向流动协同性不强、县域辐射带动作用弱、数字乡村建设难度大等现实挑战,文章尝试提出建立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健全要素优先资源优化保障机制、以县域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构建数字赋能乡村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以推动形成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城与乡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话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分割(1949-1978)到城乡统筹(1979-2012),再到城乡融合(2012-至今)的多次调整变革。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以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为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关系迎来发展的曙光。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并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型城乡关系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疆作为全国农业大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关乎各族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大事,更是事关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基本遵循
  (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篇章、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约占5亿,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现代化进程的薄弱环节。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城乡融合发展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可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只有共谱城乡融合发展“协奏曲”,才能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已站在新的起点。同时要认识到,我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挑战。从国内需求看,乡村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市场。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