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二)资源利用率逐步提升
一是完善相关制度,合理利用水资源。严格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实施《山西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实施方案》《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二是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率。严格落实约束性用水指标,强化节约用水刚性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三是强化地下水资源管控。坚持“十二字”治理思路,逐步推进地下水资源超采区水资源置换工程,地下水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加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等措施,培育氢能源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同时,在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的县及乡镇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推动优化生态环境与发展旅游相互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二是逐步发展文旅产业。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逐步转变以煤炭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2024年国庆期间,山西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07亿元,同比增长20.67%。其中,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是山西出游的热门主题。特别是在《黑神话:悟空》网游的推广下,不仅带火了云冈石窟、隰县小西天等旅游景区,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此外,山西黄河、长城、太行3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打通了山西全域旅游发展的大动脉,已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旅游公路网。
(四)改善生态与普惠民生有机统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西在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秉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的生态民生观,做到改善生态与普惠民生的有机统一。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