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1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化策略
对园区内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推动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可依照“合作社+党组织”的创新模式,在合作社内部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在合作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农民携手并进,共同迈向富裕之路。对于跨区域合作的乡村发展项目,应建立联合党组织,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年轻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村年轻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入党的意义价值,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入党积极性。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等,制作生动有趣的宣传内容,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针对年轻党员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年轻党员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与实践舞台,组织他们参与多样化的培训项目与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其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在农村地区发掘并培养优秀青年党员,积极吸纳那些兼具文化知识、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增加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和工作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二)强化经济保障
  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视为首要任务,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集体经济发展蓝图。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深入调研本地产业优势,制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如推广优质水果品种,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主动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要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带领村民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修建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对集体经济的监督与管理力度。明确界定集体经济的产权归属,规范收益分配机制,确保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必须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以保证党组织建设及乡村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申报乡村振兴项目、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吸引民间投资等方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此外,还可以发动村民自筹资金,通过成立农村合作社、开展众筹等方式,让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需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确保各项资金得到合理与高效使用。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审批流程,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审计力度,防止资金浪费与挪用现象的发生。
  (三)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应深入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加强文体设施建设等方式,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