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2版
杭州市“公民导向型”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理念与经验启示
和政府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公民导向型”政府绩效管理强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如问卷调查、公众听证会、网络平台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公民的需求和期望,并将这些信息纳入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中。这两种方法都注重倾听人民的声音,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来改进政府工作。
  4、结果一致性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使党和政府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实施“公民导向型”政府绩效管理,能够提高政府的绩效水平,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和责任性,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声誉。最终,两者都能够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杭州市“公民导向型”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理念
  为了激发地方政府活力、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中央一直在鼓励各级政府推进绩效评估工作[9]。不同于国外的“顶层设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以地方“自发体制”为主,地方政府自发探索不同模式的绩效考核。 无论是从居民生活质量还是从公共治理水平的角度看,杭州均走在全国前列。杭州是国内改革创新动力最为强劲的都市之一,改革创新举措颇丰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杭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先后推出过“社会复合治理主体”“开放式决策”“和谐创业”“社区和事佬调解机制”“杭网议事厅”“市民之家”以及基层社区治理的“枫桥经验”等重要的改革创新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这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民主促民生,以民生促发展”的发展理念作为长期坚持的正确发展理念的体现,也是杭州市政府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体现。杭州市政府“公民导向型”绩效管理秉持“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宗旨,致力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公共治理和政府能力,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10]
  (一)“让人民评判”:杭州市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来看,杭州市政府绩效管理“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的根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保障人民的评判权力,杭州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绩效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在指标权重设计上,市直单位社会评价占50%的权重,如果加上社会评价意见整改考核权重和创新绩效评估的影响,社会公众参与就远超50% , 这确保了社会公众在综合考评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参评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从2001年开始,参评人员扩大到九个领域,既有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和老专家学者等,也有省、市、区县各级部门代表,突出了市民和企业代表,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主体结构模式。此外,近年来又开通了网上社会评价,保证了参评人员的广覆盖。最后,人民评判的渠道多样化。除了年度的综合社会评价和专项社会评价,还有公共服务窗口即时评价、网上评议、“绩效杭州”展示厅的现场评议等多种形式。通过上述渠道,杭州政府绩效管理在落实“四问四权”①的基础上,真正践行了“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战略、公民、职责、创新:杭州市政府绩效管理的四大基本导向
  1、战略导向
  杭州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战略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四个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