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卡力岗地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现在更倾向于使用汉语,因为搬迁后在汉语强势语言的影响下,他们已经融入汉语语言环境中。
首先,卡力岗地区的语言态度受到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可能更注重教授汉语,这使得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外,政府的政策也对语言态度产生影响,例如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使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汉语。被问及“更愿意使用哪个语言?”普通话与汉语方言所占比重几乎接近于70%,而藏语占比25.25% ,由此可见在卡力岗地区语言使用逐渐偏向汉语。
在卡什代村调查中,问及“普通话未来发展趋势”时,有81.82%的人认为普通话很重要,被广泛使用。18.18%的人认为普通话发展趋势一般,可见绝大多数人认为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调查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卡力岗语言使用逐渐偏向普通话的使用,除去较大年龄段与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更偏向于汉语方言的使用外,普通话的使用范围及频率逐渐变高,能看出卡力岗一带对普通话使用的重视程度。
其次,卡力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会对语言态度产生影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易地搬迁、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普及等政策推动下,卡力岗地区逐渐融入了城市化的进程,这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以便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在卡什代村藏语仍处于强势地位,但随着村民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使用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范围逐渐扩大、影响逐渐深化,普通话在年轻一代中已成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他们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程度地转换使用藏语、汉语。卡力岗地区虽使用藏语及汉语方言,但仍保有对普通话学习及使用的较强兴趣。可以看出,卡力岗这个多语社区是语言和谐并存,多元文化交融共通的最好证明。
结语
在以卡力岗地区卡什代村为个案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影响在该地区逐渐深化。年轻一代除在家庭环境外基本是以普通话为主,而老一辈虽然因文化等因素限制仍使用藏语,但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不减。使用的文字主要以汉字为主,基本不会书写藏文.在卡力岗调查大部分认为普通话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表示学好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说明普通话在当地推广普及产生的积极作用。
文化接受和认同的起点,是语言文字。因此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6]意识最重要的途径。 地方政府在接下来的推普工作中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普通话推广工作,尤其是在教育、文化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增加对普通话推广活动的资金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教师培训、学习材料的制作和活动的组织。鼓励居民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普通话使用的积极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推广策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让民族地区民众从语义上认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语感上形成稳定的国家情感。在普通话的“桥梁”作用下,不断内化国家知识,提升民族认同,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依恋。在家庭及学校教育中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形成更加紧密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J].中国民族,2022(7):7.
[2]彭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语言生活研究——基于贵州黔东南的语言调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2):143-152+156.
[3]化隆县志编委会.化隆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4]陆俭明.“语言能力”内涵之吾见[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6(1):2-4.
[5]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6]袁继富.从语言文字特性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理论研究,2020(6):30-34.
作者简介
韩依桐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首先,卡力岗地区的语言态度受到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可能更注重教授汉语,这使得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外,政府的政策也对语言态度产生影响,例如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使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汉语。被问及“更愿意使用哪个语言?”普通话与汉语方言所占比重几乎接近于70%,而藏语占比25.25% ,由此可见在卡力岗地区语言使用逐渐偏向汉语。
在卡什代村调查中,问及“普通话未来发展趋势”时,有81.82%的人认为普通话很重要,被广泛使用。18.18%的人认为普通话发展趋势一般,可见绝大多数人认为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调查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卡力岗语言使用逐渐偏向普通话的使用,除去较大年龄段与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更偏向于汉语方言的使用外,普通话的使用范围及频率逐渐变高,能看出卡力岗一带对普通话使用的重视程度。
其次,卡力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会对语言态度产生影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易地搬迁、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普及等政策推动下,卡力岗地区逐渐融入了城市化的进程,这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以便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在卡什代村藏语仍处于强势地位,但随着村民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使用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范围逐渐扩大、影响逐渐深化,普通话在年轻一代中已成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他们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程度地转换使用藏语、汉语。卡力岗地区虽使用藏语及汉语方言,但仍保有对普通话学习及使用的较强兴趣。可以看出,卡力岗这个多语社区是语言和谐并存,多元文化交融共通的最好证明。
结语
在以卡力岗地区卡什代村为个案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影响在该地区逐渐深化。年轻一代除在家庭环境外基本是以普通话为主,而老一辈虽然因文化等因素限制仍使用藏语,但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不减。使用的文字主要以汉字为主,基本不会书写藏文.在卡力岗调查大部分认为普通话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表示学好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说明普通话在当地推广普及产生的积极作用。
文化接受和认同的起点,是语言文字。因此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6]意识最重要的途径。 地方政府在接下来的推普工作中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普通话推广工作,尤其是在教育、文化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增加对普通话推广活动的资金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教师培训、学习材料的制作和活动的组织。鼓励居民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普通话使用的积极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推广策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让民族地区民众从语义上认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语感上形成稳定的国家情感。在普通话的“桥梁”作用下,不断内化国家知识,提升民族认同,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依恋。在家庭及学校教育中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形成更加紧密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J].中国民族,2022(7):7.
[2]彭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语言生活研究——基于贵州黔东南的语言调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2):143-152+156.
[3]化隆县志编委会.化隆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4]陆俭明.“语言能力”内涵之吾见[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6(1):2-4.
[5]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6]袁继富.从语言文字特性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理论研究,2020(6):30-34.
作者简介
韩依桐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