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万工程”经验推动 赤峰市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对策研究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浙江推行20多年间,取得了显著效果。赤峰市正在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转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更加有效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 1],最早于2003年在浙江启动,主要是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从浙江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 20年来,“千万工程”不断进阶,发展历程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走出了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入来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也为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板。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学习“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这就充分说明,“千万工程”经验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其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可以指导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当前,赤峰市正加快推进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转变,因此,总结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对赤峰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十分必要。
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成效经验
(一)“千万工程”发展过程
“千万工程” 1.0版(2003-2007年):整治10303个建制村,建成1181个示范村。
“千万工程” 2.0版(2010年):提出“四美三宜两园”建设目标,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 1],最早于2003年在浙江启动,主要是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从浙江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 20年来,“千万工程”不断进阶,发展历程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走出了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入来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也为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板。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学习“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这就充分说明,“千万工程”经验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其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可以指导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当前,赤峰市正加快推进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转变,因此,总结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对赤峰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十分必要。
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成效经验
(一)“千万工程”发展过程
“千万工程” 1.0版(2003-2007年):整治10303个建制村,建成1181个示范村。
“千万工程” 2.0版(2010年):提出“四美三宜两园”建设目标,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