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2版
以“千万工程”经验推动赤峰市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对策研究
  “千万工程” 3.0版(2014年):提出“两美浙江”建设目标,实现环境美与产业美、自然美与人文美、形态美与制度美相统一,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千万工程”4.0版(2017年):提出“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景区”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旅游风情小镇,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
  “千万工程” 5.0版(2020年至今):共建共享全域美丽大花园,以“两进两回”为重要抓手,全面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 六大行动”,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浙江气质的美丽乡村。
  (二)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成效
  “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中国农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环境。“千万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通过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使得农村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产业发展。“千万工程”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整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 千万工程”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城乡融合。“千万工程”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了城市优质产业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缩小了城乡差距。
  乡村治理。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农村治理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增强推进了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了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农民观念。“千万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农民开始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经验示范作用。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其他地区可以学习浙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进本地的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文化保护传承。“千万工程”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通过挖掘和弘扬农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千万工程”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三)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经验
  1、凝聚发展共识
  浙江“千万工程”以“两山”理念为核心,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上下共同的发展理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2、充分发动群众
  农民群众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浙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