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8版
近年文旅爆发的新亮点和反思
至出现短板。外来游客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相对“挑剔” 。游客不仅仅有基本需求,而且更多的是发展性需求,饱含着期待,这对城市服务是再一次的检验。原来勉强够用的设施,现在显得捉襟见肘;原来不存在的需求,现在突然暴增;原来不认为是问题的,现在成为明显的“短板”。很多城市为了应对新变局,以新格局打造政务服务新局面。一些城市发挥了市级统筹的力量,加强各机关职能部门的协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调动资源,将有效的资源注入以主要景区为主的空间。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和当地群众的力量,提高服务效能。很多企业都积极响应号召,在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又提供相关服务。在旺季,一些城市的市民还参与到去高铁站免费接乘客的行列。
  其次,面临外部需求,短板性的基础设施需要快速解决。当大量外来游客到来时,城市往往面临着交通、泊车、住宿、景点建设等瓶颈性问题。为了补齐短板,一些城市迅速行动,如很多城市增设公交线路。淄博甚至开通高铁“烧烤专列”,开放大院车位。游客不仅需要体验特色风俗,而且希望有较好的受众体验度。面对冬季过冷的问题,哈尔滨市迅速建设暖房,解决瓶颈问题。天水连夜刷栏杆,提升城市形象。
  再次,加强对企业和行业的公共服务供给。行政服务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驱动力,通过高质量的行政服务,往往能够带动行业变革。其一,行政服务更加重视文旅行业的变革。例如,淄博为烧烤行业开辟“绿色通道”,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一次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其二,通过流程优化,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很多地方打破行政服务的时间链条,基于以用户为中心,以事情的重要性重组行政审批链条。游客来自外地,停留时间短,遇到旅游消费争议时,存在维权难、调查慢、耗时长、忧虑多等难点堵点问题。在看似合规合理的一系列赔付“流程”中,往往消耗了游客的耐心,并形成拉锯战。现实中,往往游客自动跳过这一流程,直接上网吐槽。地方政府也必须加大政务服务创新,着力解决堵点问题。淄博市设立30万元的先行赔付保障资金,当游客与商家发生纠纷时,先行垫付游客的损失,而后再一步步调查事件的具体情况,形成“投诉-核实-垫付-追偿-补齐”的运行模式 。 另外,哈尔滨、重庆等市都在探索实行先赔付后追[2]偿机制。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梳理先行赔付的标准、规则和流程,并进行革命性优化。“有了先行赔付这块‘金字招牌’,消费者在商家消费更放心、更安心。这种积极的正面反馈又会反过来激励商家诚信经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 ” [3]
  最后,公共服务从基本服务逐渐升级为宠客式服务。很多城市重视对城市口碑的经营,有效呵护城市名誉。对外来客户的宠爱、欢迎、招徕甚至迎合成为文旅服务的一个亮点,这满足甚至是超出了游客的心理诉求。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讨好型的政务服务。“讨好型城市”通过宠溺顾客为顾客带来超值的心理获得感。一些城市特意给外地游客赠送小礼物,一些城市对外地游客形成了一系列可爱的称呼,“南方小土豆”“公主请上车”等称呼让外地游客很是受用。
  ( 二)宣传:传播当地好声音,重视媒体的作用
  当代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线上线下互动、新旧媒体协作、各地之间互动、上下媒体互动,不同媒介协作,传者与受者互动等等,成为一种生态圈。有效驾驭并引导这个生态圈,才能有效实现文旅宣传效果最大化。
  首先,文旅部门提前预判,有效管理预期。其一,官方发声,有效引导预期。官方声音具有公信力和美誉度,需要科学有效利用这种公信力。有许多文旅部门主动到外省市开展文旅项目推介,有的召开新闻发布会,有的召开推介会。有些利用网络平台做推介,有些借用协会做展示。也有一些文旅局局长以个人才艺各显身手,直接向外部做宣传。这种推介能够发出权威声音,更宏观、更全面、更准确,甚至是个性化地反映当地的旅游特色。尤其是在节假日之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