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0版
近年文旅爆发的新亮点和反思
  首先,注重挖掘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形成独特的吸引力。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显著标识,显示出独特风情和独特魅力,更能提升外部的关注度。例如,“好客山东”与淄博烧烤的品牌建设休戚与共;鄂温克人带着驯鹿走上哈尔滨街头展示当地风情;贵州的村超让农村文化大放异彩。
  其次,对传统文化做出创造性转化。开封宋城景区“王婆说媒”迅速成为了网络传播热点,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开封。“王婆”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一个为非作歹的恶人,最后被处死。但在万岁山武侠城里,“王婆”弃恶从善,成了单身男女的爱情牵线人。淄博推出非遗文化集市,书画名家到街头为顾客绘画精美扇子,也打造了中医一条街,老中医坐在街边义诊。中医原本是医院的服务,现在转变成为一个新的亮点,甚至成为景点的旅游项目,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案例。
  最后,特色文化被锐化并有效开发,带动当地一系列文化空间的发展。近年一些项目以其独特内涵引发关注,突然之间成为吸引群众的砝码。特色运动变成了当地的风尚(天津大爷跳水、村BA),心理归宿的需求激发了其他旅行形式如寺庙旅游、反向旅游等的兴起。这些事件在传播空间中形成议程设置,由于媒介的报道优势会形成议题,成为公众议程的优势议题。 在新闻[ 6]空间中,形成一个旅游演化的线条:发现即关注,关注即轰动,轰动即效益。事件的新闻化,以及新闻的旅游转化正在成为新的趋势。而文旅所塑造的新文化,正在成为资讯的热点。
  (四)饮食:特色饮食成为热捧对象,引爆当地旅游
  地方独特饮食突然出圈,引发社会关注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特色饮食被“不经意”之间发现,从而受到网友热捧,吸引了大量外来用户。“食物不仅会影响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关系,还和一个地域的形象吸引力息息相关。 ” 地方美食是一个[7]地区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饱含着当地的地理、历史、气候、水文、物产等特征,是地区长期积累的特色,有其深厚的渊源和基础。淄博的烧烤,东北的冻梨,天水麻辣烫等均是如此。天水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天水麻辣烫之所以好吃,关键在于它集齐了‘麻、辣、烫’这三个灵魂,麻要用武都花椒、辣要用甘谷辣椒,再用八角、香叶、白芝麻、糖、葱段、香菜等炸香的热油一泼,瞬间椒香四溢、辣味香浓……天水麻辣烫的‘ 出圈’是甘肃本地多种食材共同成就的,它承载了这片土地的味觉记忆[8]。 ” 有些景区的饮食价格和外面市场相平,甚至低于外面市场。这就与传统“高附加值”的餐饮业配套打法相反,主打餐饮业的黏性,从而提高了该地方的吸引力。
  饮食的出圈是供需双方共生的结果。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饮食可以构成旅游者的高峰体验和支持性体验 , 美食显著地影响着旅游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9 ]。由于美食是区域文化呈现的一种方式,并且聚焦于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开发美食从而有力地保护了区域文化,进而推动当地文化的广泛传播。从供给层面来看,一些地方的特色文化空间往往以美食展现当地特色,形成特色美食和特色文化高度重叠的形式。国外经验显示,特色美食和文化相结合,往往能够打造独特的消费场景。例如,英国约克的“贝蒂茶室”久负盛名,通过美食构建出下午茶文化,并和英国绅士风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街区。“特色小吃是吸引旅游者前往历史文化街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积极开发创新性的小吃,为游客呈现新、奇、特的小吃体验感受 [ 1 0 ]。 ” 从旅游空间来看,休闲设施的布局和餐饮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例如,澳门餐饮布局与休闲设施的空间关联度达90%以上,北京的空间关联度达73%。餐饮业“与文化、商业、休闲氛围高度关联,在布局上抱团、在空间上集聚,最终以美食餐饮街区或综合体的方式呈现[11 ]。 ”
  饮食是本地消费文化和外来动力相互动的结果。一方面,美食的开发带动了当地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