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9版
新时代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问题审视与路径选择

高校师德师风主题展

政治方向”等28个三级观测点。[6 ]( 详见表1)
  2、持续推进考评模式标准化
  经过研究并结合上文提出的师德师风建设考评指标体系,本文初步提出建立标准化考评模式的思路:即将考评指标体系中4个一级指标作为主要考核项,将指标体系中的12个二级指标作为考评指标,将28个三级指标作为考评的具体观测点,同时对各考评项和考核指标赋予相应的分数和权重;考评采用百分制,通过考评打分的形式确定得分,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4个等级。
  3、实现考评主体多元化
  在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化考评手段的同时,还应注意考评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开展考评,本文认为,考评应包括青年教师本人、学生、所在二级单位等主体,开展青年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师、二级单位评价教师等多种考评方式。
  4、合理运用师德师风考评结果
  科学考核和评价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只是一方面,还应该将考评的结果进行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师德师风考评机制的作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合理运用师德师风考评结果应针对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短板的教师以及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出现较为严重问题的教师等三个教师群体分类展开,使全体教师均能根据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不同情况得到相应的正激励和负激励。[6]
  ( 二)完善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运行机制
  本文借鉴PDCA循环理论,初步提出了在质量管理闭环条件下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运行机制(即“目标计划-实施培育-监督反馈-改进处理”),进一步加强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管理。 [7]
  1、目标计划(Plan)——结合实际,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计划方案
  目前,部分海归青年教师中仍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无法快速适应国内教学科研环境以及回国后归属感不强等方面问题。要建立高效的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运行机制,必须以当前海归青年教师群体的普遍特征、存在的问题、工作生活现状和现实需求等为前提和出发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制订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计划方案,全方位保障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质量推进。
  2、 实施培育(Do)——围绕计划,做好“四认同”“二注重”“三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在围绕“目标计划”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