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0版
新时代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问题审视与路径选择
中,还应结合海归青年教师特点,重点把握“四二三原则”:一是做到对党的创新理论“四认同”,即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做好师德师风培育“二注重”,即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工作进步相平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三是取得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三提升”,即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行、学识素养进一步提升。
  3、监督反馈(Check)——多方监督,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及不足
  在确定目标计划以及实施培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针对目前高校实际,本文认为应重点发挥三方面监督力量:即学生的直接监督、教师的相互监督、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监督。明确各监督主体之后,还要鼓励各监督主体积极发挥作用,及时掌握师德师风建设在运行过程中目标是否实现、方案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短板,并进行反馈,这样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运行机制的顺利运转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效推进提供有效助力。
  4、改进处理(Act)——扬长补短,持续提升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通过对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运行情况监督反馈的结果进行梳理,对于好的做法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进行推广;对于不合适的做法,进行限期整改;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整改对策,并在后续的运转过程中(即下一个“ PDCA 循环”)去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海归青年教师“四位一体”( “ 4-4-2-3” )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优化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机制
  1、正激励方面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M aslow 's hierarchy ofneeds) , 首先要从海归青年教师的主体需求入手,一般而言,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社交及情感归属需要、尊重以及能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更优质的物质条件需要、职业发展及自我实现需要等高层次需求将对海归青年教师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起到重要的激励。因此,应按照以下三方面原则制订正激励策略:
  一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对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的基础上,要进行表彰和授予荣誉称号,同时在各类考核、评比、晋升中,要把师德师风情况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条件。
  二是过程激励与目标激励相结合,对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积极开展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海归青年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激励,将“积极建设”和“取得成效”结合起来制定激励方案。
  三是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对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表现优异的海归青年教师既要注重“一时一事的激励”,同时也要注重对“一直很优秀的激励”,使广大海归青年教师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时能达到短期有动力、长期有目标的状态。
  2、 负激励方面
  一是对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问题要保持“零容忍”态度。对于海归青年教师中出现师德失范行为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二是对师德师风问题处理的过程要做到合理、公正、高效。在处理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方面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理合规、公平公正、及时高效,既要惩处教师的违规行为,又要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注重师德师风方面苗头性问题的处置,当发现海归青年教师在言行举止等方面出现师德师风方面问题的苗头时,就应立即采取负激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