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组建逻辑和建设路径
◎浙江省2023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双高’建设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的组建逻辑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KT2023233)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本研究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为案例,融合产业集群理论、系统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专业群建设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定位。通过剖析产业链对接、核心专业引领及知识技能关联等内在逻辑,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双高计划”是立足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 ,以“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聚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该计划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强化专业群的协同性与适应性,更强调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闭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以及文化事业和产业的融合 , 要求从业人员兼具文化策划、艺术表演、数字技术应用等跨领域能[2]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单一专业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策划-管理-表演”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亟须通过专业群重组实现资源整合与能力升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于2022年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策划与管理)、歌舞表演专业(艺术呈现)、表演艺术专业(内容创作),组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形成“管理为核、表演为翼、服务为基”的协同架构。专业群运行两年来,已初步显现成效,学生跨专业参与“亚运开幕式”“乡村文化节”等项目,共孵化原创剧目6个,服务地方文化活动30余场,就业率达98%,显著高于单一专业平均水平。然而,如何系统构建专业群组群逻辑、优化建设路径,仍是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共性挑战。本研究综合运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产业集群理论、系统论为框架,结合实证数据,深入解析专业群“产业链对接-核心引领-知识关联”的组建逻辑,并提出适配性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教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本研究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为案例,融合产业集群理论、系统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专业群建设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定位。通过剖析产业链对接、核心专业引领及知识技能关联等内在逻辑,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双高计划”是立足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 ,以“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聚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该计划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强化专业群的协同性与适应性,更强调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闭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以及文化事业和产业的融合 , 要求从业人员兼具文化策划、艺术表演、数字技术应用等跨领域能[2]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单一专业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策划-管理-表演”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亟须通过专业群重组实现资源整合与能力升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于2022年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策划与管理)、歌舞表演专业(艺术呈现)、表演艺术专业(内容创作),组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形成“管理为核、表演为翼、服务为基”的协同架构。专业群运行两年来,已初步显现成效,学生跨专业参与“亚运开幕式”“乡村文化节”等项目,共孵化原创剧目6个,服务地方文化活动30余场,就业率达98%,显著高于单一专业平均水平。然而,如何系统构建专业群组群逻辑、优化建设路径,仍是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共性挑战。本研究综合运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产业集群理论、系统论为框架,结合实证数据,深入解析专业群“产业链对接-核心引领-知识关联”的组建逻辑,并提出适配性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