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8版
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 洛阳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研究
  统的方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改进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率。社会工作中运用的沟通、资料收集、资源链接、力量整合、评估总结等专业方法,都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去,优化治理思路和方式。并且,社会工作根据对象的情况不同,制定和提供的帮扶项目也不同,服务过程中强调把需求对象的参与放在第一位,将其自身视为问题解决的第一顺位人,不仅可以避免简单粗暴、单方面提供服务的不利影响,还可以提升服务供给的速度,保障服务内容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四)均衡公共服务供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乡镇或街道为实践单位,扎根于城乡社区之中,深入群众生活,与广大服务对象联系密切。第一,这有利于直接向基层群众便捷地提供兜底式服务,切身体会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对处于社会链条最底端的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链接可用资源,实现自身增权赋能。第二,有利于从根源上找到民生热点、难点和痛点,真正精准聚焦服务对象最急需、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例如农村留守人员、空巢老人、失地农民、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从而利用专业所长协[ 3]助政府分担公共事务职责。
  总而言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基层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并重点关注底层人民的困难,进一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有效供给,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五)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改善社会治理效果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基础型服务,聚焦于社会底层群众,使用最易懂、最接地气的方法和技术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平稳正常和社会良性运行。可以说,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源头上发挥着社会治理功能,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降低社会风险。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对社会矛盾的预防主要是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本身的“预防性”来体现的,相对于解决已产生的社会问题,缓解其不良影响,社会工作更加倡导对社会问题的事前防范,最大程度避免事态恶化和恶性结果的出现。因此,面对易导致矛盾与冲突的社会问题时,社工站通常会利用专业引导,以较温和的方式将其尽可能地阻遏在萌芽之中,防止其升级和爆发后对社会造成剧烈冲击。另外,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对社会矛盾的化解主要是通过解决基层群众特别是基层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来实现的。例如残疾人、劳教人员等,他们一般处于社会边缘地带,需求常常无处表达,容易被社会忽视,因而他们的内心大多敏感脆弱,易产生越轨行为,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潜在因素。当社工站的服务人员在面对这些群体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偏见和疏离,而是将其视作与其他服务对象同样的困难群众,不但给予其基本的外在帮助,而且十分重视他们的内在需求,使得他们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到充分的尊重、接纳和温暖,逐渐减弱对社会的抵触和仇视心理,从而更好地回归与融入社会。
  基层社会治理中洛阳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困境
  (一)制度体系不完备
  目前从全国层面来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如何建设仍缺乏统一、系统且规范的指导,各地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摸索和尝试,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建设不标准、管理不科学、本土特色不明显、脱离实际、忽视差异化需求等困境。例如,洛阳市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中只是对总体要求、职责体系、服务内容、项目标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