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潜力无限——“三北”工程的宁夏智慧

“三北”工程建设范围示意图
全球荒漠化治理,宁夏经验一直独树一帜!中国“三北”工程覆盖范围中,宁夏是一个水资源极其匮乏、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然而,从中卫麦草方格技术开始,在近70年的不间断探索中,从防沙、固沙到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用沙,宁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又一个荒漠化治理的神奇良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宁夏对荒漠化治理特别是沙区生态治理更加全面、立体、系统。而这其中,“土工具”与高科技同频共振,探索出了“ 生态修复+低碳能源”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年春天,当多年未遇的一场又一场沙尘天气不单在北方肆虐,还跃过秦岭到达南方的大范围地区时,人们对“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关注又再次被唤醒。1978年“三北”工程启动时,宁夏处于“三北”工程的核心区,又处于黄土高原、荒漠化地区和黄河上游的交汇地带,是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典型区域,极具示范意义。“三北”工程前五期建设中,宁夏是唯一一个全境纳入“三北”工程的省份。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世界荒漠化防治典范的宁夏实践
“ 三北”工程一期开始建设的时候,宁夏已经从中国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了首个实现“绿进沙退”的省区,这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卫防沙固沙工程。1994年,中卫固沙林场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500佳”证书。全世界50多个饱受荒漠化侵蚀的国家,来到宁夏取经,称其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
实践一:从治沙到用沙的中卫模式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四十多年来我们创新探索了宁夏中卫沙坡头模式、内蒙古磴口模式,还有库布其模式、新疆的柯柯牙模式等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 ”
1956年,中卫人尝试用麦草方格防沙固沙,创造出人类与恶劣生态抗争的历史奇迹,并被推广使用至今。随后几十年,深受腾格里沙漠侵害的中卫人一直探索着新的防沙固沙方法,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