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0版
身在万物中 心在万物上— —从一名生态保护员视角解读秦岭年轮里的26年守护


  2022年12月,蔡琼拍摄到的金丝猴抱团取暖的温馨画面。
  山脊灵兽羚牛(摄影/蔡琼)

  蔡琼巡山过程中,多次偶遇“美猴王”,也发生过狼狈而惊险的故事。
  2008年1月,秦岭第一场雪不期而至。蔡琼和同事老袁驱车到寸沟栽界碑,快到凉风垭山顶时,从树上窜下一只金丝猴,在雪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啃吃。蔡琼急忙停车冲出去,想给它来一张近距离特写,金丝猴却纵身一跳,爬上了一棵红桦树。根据体态判断,这是一只雄性金丝猴,它背上的长毛像蓑衣似的披在身上,一身金黄色,在雪色的照耀下分外明亮。在周围的十几棵树上,藏满了缩头缩脑的金丝猴,粗略估计有200多只。这么大的金丝猴群,在保护区还是首次发现。
  蔡琼向前慢慢移动了几米,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相片,猴王发出不友好的“呜嘎,呜嘎”叫声。突然他脚下一滑,身体一趔趄靠在旁边的华山松上。几乎在同一时间,头上的猴王怒吼一声,从他头顶一跃而过。在跳跃的同时,还朝他身上撒了一泡尿,难闻的猴尿味熏得他直恶心。当时有多狼狈可想而知。
  作为巡护员,每一次的发现都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国宝级别的秦岭羚牛,在蔡琼眼里更是一种高山精灵般的存在。在保护区里,羚牛与大熊猫互帮互助,俨然是一对好邻居。身强体壮的羚牛在密不透风的竹林中踩出“牛道”,为慵懒笨重的大熊猫开辟了迁移道路,成为大熊猫领地内的“高速公路” 。
  秦岭羚牛是一种古老的物种。它的分布区域非常狭窄,数量稀少,也被日本动物学者称作“探险家慕望的目标” 。
  作为一名巡护员经常被羚牛追赶,时间长了蔡琼也习惯了。最惊险的一次,是他和几位影友到山上拍羚牛。他们跟着向导,爬到山梁上寻找羚牛的踪迹。借着岩石和草丛的掩护,观看30米外山腰,在草甸上进食的羚牛。羚牛群或许是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突然群跃而起。“原本静谧的山间一刹那如同万马奔腾,连脚下的草甸也随之颤抖。”一头羚牛首当其冲,其余的紧随其后向他们冲过来。大家惊恐万分,幸亏向导已提前讲过遭遇羚牛的经验之谈,大家才战战兢兢地在原地未动。羚牛群在距他们两米远的地方猛地拐弯,飞驰而过,很快便了无踪影。
  野生动物适宜的环境揭示出大自然最本有的面貌,强大的生命力,完整的生态系统,真正领悟到这种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