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4版
身在万物中 心在万物上— —从一名生态保护员视角解读秦岭年轮里的26年守护

  蔡琼在观音山自然学校为学生讲解

国鸟类的三分之一。
  蔡琼记录的画面里能看到那种纯粹的山林。不是人类所追逐的风景,而是纯粹的自然,是他的动物朋友生存的家园。他记录的是这种珍贵的和谐。
  他也会给公众传递真正的生态摄影理念:“如果你想拍到一张鸟类自然生态照片,必须提前做好功课,包括这种鸟在哪里有分布,什么时间活动,然后辛苦地爬上山头去寻找,运气好了找到并拍到精美的照片,运气不好了没有找到、没有拍到、拍糊了,甚至自己淋雨、摔跤、受伤等,这都是有可能的。 ”
  蔡琼是能“看见”秦岭的人。他记录下秦岭所有鸟类。他用自己的守护行动把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就像工程师或者建筑师,为我们制造一个可以共存的空间,建造桥梁让我们从此处到达彼处,建设道路让我们走到所爱的人那里。他的工作是加强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沟通以及保护环境。
  蔡琼能闻声识鸟,也能从鸟的鸣叫声分辨出它们的喜怒哀乐。他看到的山也比我们所见得更加丰富和生机勃勃。
  从他的拍鸟笔记中可以看到这种独特的内心契合:“留鸟,你可以跟拍很久;候鸟,你可以在它迁徙时跟拍一阵,约等于送行;旅鸟,你要抓紧时间跟拍,属于你的时间不多;迷鸟、逃逸鸟,你要想好了抓紧跟着。跟拍还能调节你的情绪,让你人性的优点和缺点都呈现在跟拍的路上,你对自己也会有更多的认识。”“拍鸟儿变为一种旅行,从一个气候带到另一个气候带,从山区到平原,从自己的家乡到境外的土地,从湿地到沙漠……不断完成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逾越。超越自己,超越鸟儿的视野,超越精神与身体的界限,直到领悟世界立体的架构。 ”
  (二)自然教育:大自然的传声筒
  守护好这片家园并不容易。细密的巡山记录、防火、防盗伐、防偷猎,对现在的巡护员来说已经远远不够,他们的硬核本领还在叠加,比如参与物种监测和环保科研等。
  2021年蔡琼又叠加了一项新本领。他开始担任自然学校的自然导师,把二十多年的巡护和科研经历转化为自然教育课程。他教孩子们通过“自然笔记”观察昆虫羽化,在溪流边学习水质监测,用红外相机照片辨认野生动物足迹。
  在秦岭生态小卫士夏令营里,他指导孩子们用微距镜头观察苔藓的孢子囊,用红光灯寻找避债蛾的幼虫。最受欢迎的课程是红外相机陷阱——他们通过分析相机数据,绘制出野生动物的活动热点图。
  有个城里的孩子在夜观活动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