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7版
依秦岭而生,靠秦岭发展,为秦岭服务— —应用型高校商洛学院的“智慧”守护

  研究人员利用“树芯”年轮宽窄来观察温度和降水的差异

来,商洛致力打造“22度康养之都”,带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为满足康养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健康管理学院成立了康养产业研究院,创新“校地企”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面向社会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在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当地的中药资源知识和特色康养技术。例如,在康复专业的实操课上,将秦岭艾与其他地方的艾条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艾条的燃烧速度、艾香的区别。
  (三)发挥智库作用,传播生态理念
  商洛发展研究院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十四五”开始,研究院承担了市级、县级、镇村级的乡村振兴规划、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营销策略提升规划等各类规划,并且在各地区的执行过程中进行回访,得到了较好反馈。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建设秦岭康养大数据中心,汇聚秦岭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数据,不仅为学院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也对秦岭保护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可能产生的问题,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帮助。
  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直播营销推广活动。帮助当地农户、商户推广非遗产品。注重传播秦岭保护理念,在推广洛南豆腐、山阳挂面等非遗产品的短视频大赛中,学生们巧妙地将产品制作工艺与秦岭的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这种创新的宣传推广方式,不仅提高了商洛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还让更多人了解到秦岭保护的意义,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商洛直播产业研究院的房琳老师说:“ 我们做电商推广的目的,并不是要扩大产品产量销量。我们考虑的是当一个地域品牌推广出去以后,可能它的周边也会更加受关注。比如说我们推广洛南鲜豆腐,其实是希望更多的人会愿意为了尝一尝鲜豆腐到洛南来旅游,顺便再带走一些其他的地方产品。这是我们的初衷。 ”
  结语
  商洛学院,就像是秦岭生态系统的一处小小缩影。空气、水源、土壤、植被、生物,在生态系统当中缺一不可。各个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秦岭生态保护与开发、人才培养、旅游规划、宣传推广等方面协同合作,亦是环环相扣、不可或缺。积极、正向的循环,能够使生态系统永续发展。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完善学科建设,则是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植被、生物对这片山脉的眷恋,也是商洛学院师生们对秦岭的深刻情感。他们扎根在这里,在中华文明开始的地方,助力着文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