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农业节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深入分析张掖市水资源现状与农业用水特点,揭示农业节水面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节水设施与技术推广难、农民节水意识淡薄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并在遵循“四水四定”原则基础上,提出推广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构建节水技术推广协同机制、破解设施应用难题,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提升农户节水意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农业节水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张掖市农业节水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助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资源 [1],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张掖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绿洲农业的特点更加凸显出水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张掖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瓶颈。深入研究张掖市农业节水问题,探寻切实可行的节水路径,不仅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的迫切需求,更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利于探索出一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之路,并为西北其他类似缺水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张掖市水资源现状与农业用水特点
( 一)水资源现状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上游,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水资源极度匮乏,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从水资源占有量来看,张掖市水资源总量21.3亿立方米 , 人均①占有水资源量12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②,张掖已经从“塞张掖市高台县使用喷灌技术的蔬菜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