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6版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 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有效传导路径思考
文/丑迎
  
  详细规划的雏形可追溯到19世纪,本文以分析德国建造规划、美国区划和英国地方规划为切入点,总结新时代背景下详细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职能,探讨从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的传导思路、传导机制和传导路径,以期从技术角度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传导路径提供一些参考。

   国际视角下的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已被很多国家视作为一种地方治理工具,着重体现国家制度的契合度及管控力。在不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各国的传统、制度、社会结构、经济特征均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详细规划在不同体系中蕴含着不同的目标内涵和管理模式。
  区划(Zoning)在学术界的译法并不相同,但较多学者认为“ Zoning”的概念源于19世纪的德国,随后在美国得到较大发展。但当下,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对于Zoning有很大的不同。德国的建造规划(Bebauungsplan,简称B-plan)为详细规划的理论源头,美国的区划(Zoning)为详细规划的直接借鉴对象 。德国的B-Plan[1 ]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性更强,侧重形体控制和城市建设秩序,充分考虑公共空间与公共安全维护和地块形态协调,重点对地块出入[2]口、建筑退界、高度、外轮廓等空间形态做出详细规定 ; 美国的区[3]划(Zoning)是通过“分区”实现对土地用途与开发强度的管控 ,英国的地方规划( Local Plan) 侧重提供特殊政策或者制定详细方案,重点是对建设机会较多的城市或者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区域划定明[2]确的边界 。 在一定角度,可以将德国的建造规划、美国的区划和英 [2]国的地方规划视为详细规划的三大经典范式的起源代表 。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区划的具体形式,并将其作为城市治理的工具。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类似区划的内容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管理要求和不同的技术路径,但其基本原理与“分区”的基本行为相一致,同时也可将该国家或地区的规划抓手与管制规则关联起来。
  我国的详细规划是在借鉴国外规划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规划体系,并根据管理需求形成的一种规划类型,即对开发建设做出具体的用途、范围、强度、形态和设计等规定,并作为规划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当前,我国详细规划正处在变革时期,未来不仅要在技术路径和编制方法上体现创新,还要满足地方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匹配更新后的技术规程、法律法规、行政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