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2版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 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研究
  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海南省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其中特别提到“政府作出的承诺须认真履行,对于不能履行承诺或执行不到位而造成损失的,应及时予以赔偿或补偿。 ” [ 3]可见,高效的地方政府执行力是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政府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国家重大战略,是事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事,也是千万海南人民密切关注的焦点。锚定2025年底全岛封关运作目标,必须把提升政府执行力作为关键突破口,以超常规举措破解时限紧迫、任务繁重等现实难题,推动自贸港建设顺利进行。首先,高效的地方政府执行力能促进政策落地和资源配置优化,将税收优惠、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人才引进等政策快速精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合理调配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加快政策落地。其次,高效的地方政府执行力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以及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促使政府有效发挥职能,加快改革推进步伐,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使海南自贸港在国际竞争中独树一帜。再次,高效的地方政府执行力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民生保障能力,切实解决民众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收入、安全等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留住人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凝心聚力。最后,高效的地方政府执行力能增强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实现政府部门之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整体协同,灵活应对诸如贸易摩擦、突发事件等国际复杂局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内涵解析
 “执行力”概念最早见于行政法学领域,是指“以行政行为[4 ]自身为依据,强制实现其内容的效力” 。之后,该概念延伸到工商管理领域,“体现了组织将战略付诸实践的能力”,被视为影响企业管理效能和运营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占领上风,击败对手的利器。而“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概念是在中国特定背景和语境下提出的[5],是将“执行力”概念引入政治与行政领域而产生的。
  (一)基于纵向与横向维度的内涵界定
  行政管理学视角的政府执行力可理解为政府有效组织各种资源,通过执行公共政策、法律规章以及履行日常公务以实现施政目标的行动力,但要准确把握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内涵,还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纵向层面上,要明确地方政府的定位和职能。虽然地方政府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变化,而且各国地方政府的职能也有所不同,但现代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都是为地方居民提供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地方发展。中国各级政府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必须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里的“政”,即指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核心是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执行力,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并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省市县乡从高到低的层级序列,创造性制定并落实海南自贸港建设各项改革措施的执行力。
  横向层面上,要厘清政府执行力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其中,政治执行力、执政能力、治国理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是一系列与政府执行力密切相关的“力”。一方面,提升政府执行力是党坚守人民情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的基本要求。政府执行力本质上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行动力,因而也是党员干部政治执行力的集中发力点,只有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