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5版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 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研究
  
(二)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体系中的9个核心指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关联系统,指标间既相互支撑又彼此制约。
  首先,执行态度作为整个体系的逻辑起点,直接影响着执行力度和执行速度。积极主动的执行态度会促使政府部门调配更多人力物力资源以增强执行力度,并通过优化内部流程及缩短决策周期以提升执行速度。与此同时,执行刚度体现了执行主体在面对困难和阻力时不轻易放弃的精神,执行态度积极的主体,往往具有更高的执行刚度,能够更加坚定地执行政策。
  其次,在执行过程层面,执行力度与执行速度呈现典型的“效率悖论”。高强度的资源投入通常能加速任务推进,但盲目追求速度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执行偏差。例如某些“运动式执法”虽然短期内提高了执行速度,但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反而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执行高度与执行精准度在执行过程中构成战略与战术的互动关系,战略定位的高度决定了政策目标的方向,而精准度则要求在资源配置、对象识别等环节发力。
  最后,结果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链式反应。执行效度即社会效益度,涵盖执行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附带效益,是执行结果的综合体现,决定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即执行公信度。执行满意度作为终端指标,反映了政策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满足了相关群体的需求和期望,是对整个执行过程的检验。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地方政府执行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执行者的态度与能力,执行对象的认同与支持程度,政策方案的合理性,执行环境的便利情况等。加强政府执行力就必须规避、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同时充分利用、依靠各种积极因素。
  (一)制度性因素
  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部分制度因脱离实际、对自贸港建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制定程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