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现状、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 —以昆明市致远社区治理为例
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本文以昆明市致远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系统梳理该社区的治理现状、面临困境,认为致远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形成了“ 同心向党·致美行远”特色治理模式,成效显著,但在共驻共建、居民参与、技术赋能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予以优化和改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 ” [1]城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围绕城市社区治理的意义、挑战和路径,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社区通过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品质,杭州市萧山区亚运社区依托智慧系统实现零距离管理,推动绿色集约发展[ 2]。当前社区治理面临多维度挑战:一是治理主体单一与协同不足。政府包揽过多,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功能弱化 。二是居民参与度低与自治能力不足。部分[ 3]社区活动参与率不足5%,居民更依赖政府解决问题,且缺乏有效参与渠道和培训[ 4] 。三是资源与制度瓶颈。基础设施不完善,如鄂尔多斯流动人口社区存在消防、安防[5 ]设施缺失;法律法规滞后,业委会法律地位模糊,物业纠纷处理困难 。基于此,学者们提出多元化治理路径:一是党建引领与多元共治。强化党组织核心作用,推动社区两委与社会组织、企业、居民协同治理,如沈阳H社区成立“胡静琴书记工作室”培养基层优秀干部【6】。 二是技术赋能与智慧治理。推广数字孪生社区和智慧服务平台,如杭州余杭区通过智能垃圾分类技术实现精准监管[2 ]。三是培育社会资本与居民参与。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完善参与机制,如成都“爱有戏”组织通过公益创投激活社区资源[3]。四是制度创新与法治保障。明确业委会法律地位,规范物业合同权责,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2 ]。五是文化引领与需求导向。打造社区文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