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0版
张謇在通海垦区的生态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00多年前,张謇创办的通海垦牧公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股份制公司。

牧公司垦地全图》,进行了细致地规划和布局,从长远处谋划考虑了垦区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各项措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张謇注重水利建设和改良土壤、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合。这种跨部门、跨领域的系统治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垦区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垦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
  张謇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思想,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维度,就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种自然要素,进行系统治理;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关系,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与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三)经济维度:坚持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平衡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维度上,就是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生态与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张謇在通海垦区的生态实践给我们很多有益启示。张謇构建了循环相生的产业体系,使资源循环往复,充分利用,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节约资源,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 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所谓绿色发展方式,就是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11 ]
  另外,要切实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杜绝资源浪费。因为自然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石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不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就会很快枯竭,即便是生物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也会消亡。
  (四)保障维度:强化制度保障,有制可循、有法可依
  张謇在通海垦区的生态实践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垦区生态。他在通海垦区出台《佃约》,制定一系列保护树木、保障生态的措施,为通海垦区的生态建设起到了有力保障。其后主持制定了《森林法》《森林法施行细则》《造林奖励条例》《国有森林发放规则》等,为民国初期的林业发展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健全的行政和监督制度,为通海垦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维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