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在通海垦区的生态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是把法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没有严格的制度,绿色发展理念就难以贯彻,环境治理就难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就无法推进。制度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个体行为的内在激励,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也就抓住了“牛鼻子”。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机制、依靠法治。只有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体制机制以及重大制度安排入手进行总体部署,才能逐步完善生态环保标准,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法治轨道,健全保障举措,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能力。所以我们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包括《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了一套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和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真正把生态文明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五)人民维度:注重全员参与,共建共治、共同享有
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招佃章程》明确要求,每一个佃农开挖泯沟,疏通水利;通过公司平价提供树苗,让每一个佃农植树造林,人人参与到垦区的生态建设中来;同时,民沟归农民所有,沟中的水产品归农民所有;树木产生的桐籽等经济收入归农民所有。张謇通过这样一些“利益”趋动的方法,引导农民疏通水利、植树造林,改善环境,起到了很好效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维度,就是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个人都积极争当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参与者、建设者,大家共建共治,最终人人成为优美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享受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
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11]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积极投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养成良好的绿色习惯,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总之,世事变迁,精神不灭。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回看百年前的垦区生态实践,张謇同样也是我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楷模和先贤。他在生态建设上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规划通海垦区时,张謇注重尊重自然;在建设垦牧公司时,张謇注重顺应自然;在推进企业发展中,张謇注重循环经济;在保护垦区生态时,张謇注重制度为先、人人参与等等。在南通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生态业绩,给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留下诸多启示。
注释
① 资料来源:北洋政府时期南通的农业经济[EB/OL].https://www.ntszw.gov.cn/?a=show&id=929。
参考文献
[1]象伟宁,王涛,黄磊,等.生态实践学:一个以社会——生态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新学术领域[J].国际城市规划,2019(3):9-15.
[2]张謇全集(第三卷)[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84、 231-232、 214-216、 225.
[3]田倬之.桃源似的垦牧乡[N].晨报副刊,1925.
[4]武廷海,郑伊辰,张能.江苏沿海张謇盐垦文化遗产研究[M].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107-110.
[5]章开沅,田彤.张謇与近代社会[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
[6]大生系统企业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49-50.
[7]张廷栖.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张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100.
[8]仇兆华.盐垦古韵[M].线装书局,2017:135-136.
[9]张謇全集(第四卷)[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11.
[10]通海垦牧公司.通海垦牧公司开办十年之历史[M].翰墨林编译印书局,宣统三年六月:239-240.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 [M].外文出版社,2020:374、 362.
作者简介
高 姝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五)人民维度:注重全员参与,共建共治、共同享有
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招佃章程》明确要求,每一个佃农开挖泯沟,疏通水利;通过公司平价提供树苗,让每一个佃农植树造林,人人参与到垦区的生态建设中来;同时,民沟归农民所有,沟中的水产品归农民所有;树木产生的桐籽等经济收入归农民所有。张謇通过这样一些“利益”趋动的方法,引导农民疏通水利、植树造林,改善环境,起到了很好效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维度,就是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个人都积极争当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参与者、建设者,大家共建共治,最终人人成为优美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享受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
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11]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积极投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养成良好的绿色习惯,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总之,世事变迁,精神不灭。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回看百年前的垦区生态实践,张謇同样也是我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楷模和先贤。他在生态建设上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规划通海垦区时,张謇注重尊重自然;在建设垦牧公司时,张謇注重顺应自然;在推进企业发展中,张謇注重循环经济;在保护垦区生态时,张謇注重制度为先、人人参与等等。在南通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生态业绩,给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留下诸多启示。
注释
① 资料来源:北洋政府时期南通的农业经济[EB/OL].https://www.ntszw.gov.cn/?a=show&id=929。
参考文献
[1]象伟宁,王涛,黄磊,等.生态实践学:一个以社会——生态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新学术领域[J].国际城市规划,2019(3):9-15.
[2]张謇全集(第三卷)[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84、 231-232、 214-216、 225.
[3]田倬之.桃源似的垦牧乡[N].晨报副刊,1925.
[4]武廷海,郑伊辰,张能.江苏沿海张謇盐垦文化遗产研究[M].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107-110.
[5]章开沅,田彤.张謇与近代社会[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
[6]大生系统企业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49-50.
[7]张廷栖.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张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100.
[8]仇兆华.盐垦古韵[M].线装书局,2017:135-136.
[9]张謇全集(第四卷)[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11.
[10]通海垦牧公司.通海垦牧公司开办十年之历史[M].翰墨林编译印书局,宣统三年六月:239-240.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 [M].外文出版社,2020:374、 362.
作者简介
高 姝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