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下“证”与“课”的可融性探究— —以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证书与高职英语开展课证融通为例
星立达◎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4年明德创新基金项目“以1+X证书驱动《大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 2024MDN19)
2019年“职教20条”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深入人才培养和就业一线。制度颁布七年来,随着国家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1+X制度通过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岗课赛证等重要手段有效推动了职教课程建设和“三教”改革,但受限于一线教师对“ 证”与“课”融通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课证融通未能普及、未能达到预设目标。本文以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证书为例,对照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从适切性和必要性两个维度深入探究1+X制度下“证”与“课”的可融性,旨在重申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赋能一线教师更好认知、实践课证融通以提升职教课程质量。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 1+X证书制度”)。至2022年,共有四批447个1+X职业技能证书陆续发布,覆盖先进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 AI深度学习、区块链)、现代农业(粮农食品安全、农产品电商运营)、现代服务业(跨境电商海外营销、业财一体信息化、老年照护)等20个重点领域,形成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通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
1+X证书制度要求试点院校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因此,职业技能证书——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载体,在与学历证书贯通中,要通过“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岗课赛证”等方式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其促进职业教育从“学科”向“职业”转型的“脚手架”功能。
今年,1+X制度实施进入第七年,多数职业院校已充分认知职业技能证书的价值,开展试点、组织证书培训与证书考试。但,如上所示,1+X证书制度的核心在于“+”,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之间的充分融通,在于教学一线能否摸清证书体系与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标准之间的脉络、探究二者融通的学理依据、并梳理出“证”与“课”的融通点和融通方法、模式。文献检索显示,现有研究大多围绕“证”与“课”在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层面的实例展开,鲜有针对证书与课程二者特点、二者关系的深入剖析,从融通的依据着手进行探究与解析。然而,
2019年“职教20条”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深入人才培养和就业一线。制度颁布七年来,随着国家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1+X制度通过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岗课赛证等重要手段有效推动了职教课程建设和“三教”改革,但受限于一线教师对“ 证”与“课”融通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课证融通未能普及、未能达到预设目标。本文以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证书为例,对照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从适切性和必要性两个维度深入探究1+X制度下“证”与“课”的可融性,旨在重申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赋能一线教师更好认知、实践课证融通以提升职教课程质量。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 1+X证书制度”)。至2022年,共有四批447个1+X职业技能证书陆续发布,覆盖先进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 AI深度学习、区块链)、现代农业(粮农食品安全、农产品电商运营)、现代服务业(跨境电商海外营销、业财一体信息化、老年照护)等20个重点领域,形成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通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
1+X证书制度要求试点院校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因此,职业技能证书——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载体,在与学历证书贯通中,要通过“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岗课赛证”等方式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其促进职业教育从“学科”向“职业”转型的“脚手架”功能。
今年,1+X制度实施进入第七年,多数职业院校已充分认知职业技能证书的价值,开展试点、组织证书培训与证书考试。但,如上所示,1+X证书制度的核心在于“+”,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之间的充分融通,在于教学一线能否摸清证书体系与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标准之间的脉络、探究二者融通的学理依据、并梳理出“证”与“课”的融通点和融通方法、模式。文献检索显示,现有研究大多围绕“证”与“课”在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层面的实例展开,鲜有针对证书与课程二者特点、二者关系的深入剖析,从融通的依据着手进行探究与解析。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