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下“证”与“课”的可融性探究— —以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证书与高职英语开展课证融通为例

3、语篇类型
丰富的语篇类型和媒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度,提升学习趣味性。新课标建议使用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融媒体材料等语篇。在V ETS培训教材中,多使用说明文、应用文和对话文体,可在课证融通中增加其他语篇类型。此外,新课标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语言学习策略的要求也需要在课证融通中逐一体现。
(三)教学设计融合点
兼顾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尊重生源差异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VETS证书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过渡性和阶梯性,任务中不同职业角色的差异性恰恰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角色、情境和任务选项与设计空间。在VETS课堂,学生不再被迫完成千篇一律的课本习题。一线教师可在任务设计中根据学生兴趣、特点选取工作任务、职业角色(分工、难易),引导学生小组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自主学习完善意味着学生需要掌握明确且实用的评价标准并持续开展自我评价。VETS证书对交际语篇的评价模型简单易学且通用实用,学生在掌握评价模型后,教师可设计角色扮演,来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分工、任务、工作流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思维和行为推进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内化职业(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交际用语和行为、态度,经验和方法),最终形成职业能力和素养。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评价对英语教学的导向、激励、诊断和改进作用。笔者所在院校的VETS初级培训中,学生依专业和兴趣分别向两家公司投递简历,通过面试和竞聘组建公司各部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依培训教材中各任务涉及的部门、角色和工作任务设计活动,比如跨部门协作、公司间业务往来、产品销售等,全程模拟真实企业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