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十五五”时期 构建高原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思路研究

已成为西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3 ] , 也是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最具潜力的产业。近年来,绿色采矿业增加值增长一直是拉动西藏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一条符合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子,全区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效益凸显,旅游规模不断增加,在绿色发展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将清洁能源产业、绿色矿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可划规到优势产业。高原用氧作为高海拔生产生活必备的元素,是西藏典型的特色且特殊的产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藏医药产业、民族手工业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与工业的结合体,凸显了西藏特色。因此,高原用氧健康产业、藏医药产业、民族手工业可划归到特色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原农牧业也应当是高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物流是影响经济流通的重要因素,也是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由于西藏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必须要把物流产业突出出来,以彻底解决多年来影响西藏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代服务业是保障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身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础性作用不可替代。因此,高原农牧业、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可划归到基础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4]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5]空航天、海洋装备” 等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结合西藏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领域需求度,可将高新数字、通用航空、氢氧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储能、卫星遥感、绿色节能环保等“N”个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虽然西藏产业基础相对较弱,但通过嫁接、援藏或“飞地”等方式,完全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培育未来产业。未来能源切合了西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优势,未来信息则可以克服西藏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负向影响,未来健康则可解决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未来空间则切合了西藏具有空间观测优势的实际。综上所述,“十五五”时期高原经济现代化产业划分可概况为“3+3+3+N+4”的格局(详见表2) 。
(二)关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 西藏各地区市场发育水平存在差异,九大产业中[6]市场资源配置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来调整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清洁能源产业、绿色矿业、文旅产业、高原农牧业、高新数字产业需要更多地发挥政府配置资源作用,其他产业需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清洁能源、绿色矿业是西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而且是西藏未来的主要税源,是“富财政”的产业。文旅产业、高原农牧业是西藏优势特色产业和基础产业,而且是就业的蓄水池,是“富民”的产业。高新数字产业是新兴和未来产业,是解决西藏远离经济中心,自然地理环境不优问题的产业。因此上述产业,政府要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