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1版
“十五五”时期重庆市发展环境与战略思路研究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重庆打造国际物流枢纽高地

  新通道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区域集聚辐射能力,深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增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承载力和辐射力,打造联动东中西、辐射南北方的综合型开放枢纽。一是培育枢纽经济新业态。加快枢纽港产业园、生命科技城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全球跟踪服务,探索新能源汽车、大型成套装备等KD件集货包装出口新模式。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机电、预制食品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动组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区域性综合中试中心,打造全球前沿技术中试与产业化基地。二是提高国际物流运营组织效率。实施班列班车倍增计划,加密开行至北部湾港、湛江港、洋浦港等铁海联运图定班列,探索开行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及周边城市直达班列、班车、班轮。加大跨黑海、里海等中欧班列南通道线路开发,推进内陆国际箱管中心、国际物流公共订舱平台建设,布局设立境内外集装箱提还箱点,巩固提升杜伊斯堡等境外分拨能力。三是推动枢纽与开发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创新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探索实行以“零关税”“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形成区域政策优势。探索实施离境免税“即购即提”、特许药械先行先试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大学来渝独立或联合办学,促进高端购物、医疗和教育消费回流。以特色农产品、大宗商品、高端消费品、冷冻产品为重点,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四是促进枢纽与通道融合发展。统筹“五型”物流枢纽建设,争取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加快培育全货运主基地航空公司,推动川航物流在渝设立货运航空公司,拓展航空货物中转、跨境电商进出口等枢纽功能。强化枢纽与通道、园区有效衔接,做好三峡水运保运保畅和新通道前期工作。推动铁路与海运设施设备、货物类别、数据标准等协同互认,提升“铁公水”一体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理.深刻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6):1-10+196.
  [2]贾晓霖,张樨樨,李奕忻.数字化、绿色化与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5(8):116-126.
  [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当代党员,2024(19):3-6.
   作者简介
  李 林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