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4版
新疆“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向西开放的战略突围

  新疆新能源装机容量破亿,2024年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科技走廊建设,聚焦棉花节水增效与林果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完善“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市场”的转化通道,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推动传统产业价值链跃升,依托准东能源转型示范区,探索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发展,促进煤电与新能源多能互补。通过延伸油气产业链,发展高性能合成材料、高端化学品;构建棉花、特色林果“品种-种植-加工-品牌”全链条体系,重点突破长绒棉品种改良、林果采后保质保鲜技术(如冻干)及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第三,布局新兴产业前沿赛道。立足丰富风、光、光热资源,打造“风光热储氢”一体化发展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硅基碳基等新材料、生物发酵等生物医药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试点探索智慧油田、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后,优化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创新“项目制”“候鸟型”柔性引智机制,如实施“候鸟专家”计划,给予税收激励。启动“银龄工程师”项目吸引人才来疆。大幅增加本土高校理工科专业与高技能培训机构投入,定向培养产业急需人才。在南疆试点高校教授+企业工程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探索技术入股、“科学家工作室”等激励模式,以增强人才留疆吸引力。
  (二)重塑区域格局,推动协调共兴
  致力于通过差异化政策组合优化区域功能布局,以破解“北疆强、南疆弱”的发展失衡问题。首先,培育南疆核心增长极。全力支持喀什经济特区建设,强化其作为南疆发展龙头引擎的功能,重点提升城市交通枢纽、国际商务区、物流集散中心等核心功能,布局进口资源加工、出口导向制造、数据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和田、克州与喀什联动发展,共享特区政策红利。其次,重构区域空间格局。构建“核心引领-双轴驱动”空间框架,北疆发展轴带强化乌鲁木齐都市圈创新策源与国际门户功能,推动伊犁、塔城、博州深化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功能联动,发展面向中亚市场的加工制造、商贸物流、跨境旅游。南疆发展轴带则以喀什-昆玉城际带为依托,促进和田、阿克苏、阿拉尔等节点形成“产业-人口-开放”复合型走廊。强化基础设施支撑,重点完善南疆交通骨干交通网,推进环塔高速闭环、铁路提速工程,提升阿尔塔什等水利工程调蓄能力,构建南疆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同时,加速布局覆盖南疆县城的高速光纤网络和5G基站,弥合“数字鸿沟”,以提升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水平。最后,创新要素流动机制,实施差异化财政政策,引导劳动密集型与出口导向产业向喀什、库尔勒、阿克苏、阿拉尔等南疆城镇集群适度集聚。通过技能培训与产业载体建设,支持农业劳动力城镇化转型与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