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向西开放的战略突围

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
索建设“中国-中西亚数字丝绸之路核心节点”,重点开发面向中亚、西亚等国家多语言的跨境内容服务、供应链数据服务平台。
(四)铸牢民生基石,增进民生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需着力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技能-创业”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建立产业转移导向的就业吸纳机制,强化南疆制造业、服务业岗位开发与技能培训协同。推进需求导向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数字化零工服务平台,提升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探索“创业孵化+金融支持”组合模式,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电商等新业态。其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与人才适配,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名校合作办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扩大南疆优质教育覆盖面。强化高等教育应用化,推动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高校强化能源化工、信息工程、农业科技等应用型理工学科建设,探索建设产业技术学院/订单班模式。完善“天山英才”计划等柔性引才机制,引导科研人才向企业技术攻关一线定向流动。最后,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与可及性。医疗保障方面,稳步提高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深化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基层医疗方面,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远程诊疗服务能力。文化服务方面,优化“石榴籽”文化驿站等功能载体,支持创作传播增强文化认同的多元文化产品。社会保障方面,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 五)赋能旅游兴疆战略路径,激活文旅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在于激活文旅禀赋,将其转化为富民兴疆的支柱产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新疆拥有世界级自然景观与多元文化资源,需通过系统化开发,实现“文旅引流-产业增值-就业扩容-文化认同”的良性循环,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首先,构建全域全季文旅体系,做强“新疆是个好地方”超级IP,培育“环天山冰雪风情游”“环塔里木丝路文化游”双主题廊道,强化南疆节点功能,如喀什古城活态保护、和田玉文化体验。开发全季产品矩阵,夏季主打生态徒步/自驾露营,秋季聚焦胡杨摄影/丰收采摘,冬季扩容“人类滑雪起源地”阿勒泰品牌,春季拓展赏花康养、民俗节庆游;完善智慧服务与交通网络,升级“一机游新疆”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