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9版
陕西农业农村发展 “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展望
文/孙雯莉 于宁锴
  
  “ 十五五”是我国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回顾“十四五”期间陕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五五”陕西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通过农业提档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大抓手,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以及发展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提前研究,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1] 。 “十五五”是陕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总结回顾“十四五”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成效,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陕西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四五”陕西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效
  “十四五”期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形势下,陕西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为驱动,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不凡成绩,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粮食与农产品供给能力稳中向好​​
  2024年,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04.4亿元,同比增长3.6% ,其中种植业产值3474.4亿元,增长4.3% 。粮食总产量突破了1350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连续四年增长,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油料、蔬菜、水果产量均实现稳定增长,其中苹果、猕猴桃等产量全国领先,2024年园林水果产量2213.7万吨,同比增长5.8%,并推进秦脆、瑞雪等苹果新品种规模化发展。畜牧业总产值805.3亿元,猪牛羊禽肉产量129.5万吨,畜牧业生产运行平稳,肉蛋奶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2] 。
  (二)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依托杨凌“旱区种业硅谷”,推动小麦、油菜育种全国领先。“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新增3家,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顶级种用藏羊、含油量66%的油菜种质资源培育成功。2024年,“西农511”小麦品种推广面积位居全国第六,小麦“3335”、玉米“5335”等高产集成技术年应用面积超1500万亩,单产提升对总产增加贡献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