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2版
“十五五”时期西部地区 人口较少县域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人口居住分散且流动性大,提升人口数字素养可以充分利用数字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加大信息供给规模、种类,培育精准服务机构,助力农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畅通与外部市场的对接。西部地区一些人口较少县域与其他地区还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人际交流、信息流动的数量和频次影响着这些县域融入外部社会。但在全民教育体系中,对提高人口数字素养的教育匮乏,也没有建立起提升人口数字素养促进发展的观念,亟须补充使用民族语言文字人口提升数字素养的特殊性政策。以提升数字素养为基础,“5G+生态监测+高端文旅”“区块链+畜产品溯源”“数字合作社”、共享经济试点等适宜较少人口地域的现代模式,有望走进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推动数字化赋能县域发展,突破自然与社会环境局限。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向公务人员、劳动力提供数字应用平台,也为数字化服务社会保障手段提供了资源。但同时也存在5G网络覆盖不足、传统生产习惯对技术接纳有一定阻力、数据产权模糊及管理体制滞后,以及民族语言文字数字资源生产供给不足等技术、社会、制度、数字资源等方面的瓶颈。突破数字瓶颈,也能够为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获得外部建设项目、运维资金、服务人才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打通先进生产要素通道,构建开放型要素流动生态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覆盖越来越全面细致,将建立中央、地方多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社会广泛接受,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完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初步形成。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制,实现了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不仅为支持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发挥自然资源富集优势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优化升级矛盾创造了发展机遇。
  因此,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对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制定高标准准入、科学设置、边界明确、严格审查、有效监管的专项政策以打通要素流动的堵点。建议给予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在生态红线区调整优化、生态红线区内经营性非固定设施设置、保护区内外不同性质土地置换等,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的利用渠道;给予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饲料地等农业用地种植品类调整规程,给予设施农业拓展用途的空间,给予各类设施农业灵活选择占地类型的范围,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与城镇土地同质同权,创新农村生产要素所有权人外部化机制,破除人才、资本、技术等先进外部要素进入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县域的体制机制障碍。
  注释
  ① 2025年7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提出“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参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5-07-02(01)。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4(6):32-48.
  [3]陈力.延伸的七张网 拓展的七十年[N].经济日报,2017-08-04(04).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12):24-30.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1/content_6996676.htm.
  [7 ]提升全民 数字素养 与 技能行动 纲要[EB/OL].https://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作者简介
  辛倬语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与经济政策